薄鳅-长薄鳅-最大的鳅鱼
薄鳅-长薄鳅-最大的鳅鱼
鳅科鱼分为条鳅亚科、沙鳅亚科、花鳅亚科三个子类。薄鳅属于沙鳅亚科中的薄鳅属。沙鳅亚科有7个属,分别是沙鳅属、色鳅属、薄鳅属、副沙鳅属、华鳅属、缨须鳅属、多纪鳅属。下面笔者专门来介绍薄鳅属的沙鳅鱼。
一、薄鳅鱼概述
薄鳅地方名叫红沙鳅钻、火军鱼。是鳅科薄鳅属的一属鱼类的统称。稍高、侧扁;头长锥形;吻尖突、眼小、眼下刺不分叉;须3对,吻前中央2对;口角1对、体被细鳞,颊部具鳞;背腹鳍相对、尾柄高、尾鳍叉形。额部有1小圆点;一般体长12到22厘米。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栖息于江河上游。
二、薄鳅鱼种类
薄鳅鱼共有短薄鳅、长薄鳅、黄线薄鳅、桂林薄鳅、衡阳薄鳅、小眼薄鳅、东方薄鳅、白氏薄鳅、后鳍薄鳅、斑点薄鳅、红唇薄鳅、紫薄鳅、宽斑薄鳅、天台薄鳅、斑纹薄鳅等15种。
1、短薄鳅
属鲤形目薄鳅属,淡水底栖小型鱼类,杂食性。体呈筒状,鳞细或退化,鳔形小,外包以骨质壳。本科鱼的最大耳石在椭圆囊中。主要分布於欧亚大陆及其附近岛屿之淡水区,非洲摩洛哥与埃塞俄比亚亦有分布。
2、长薄鳅
为鲤形目鳅科薄鳅属的鱼类,俗名薄花鳅、红沙鳅钻等,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干支流及其附属水域,一般栖息于江河底层。是鳅科鱼类中生长最快、个体最大的一种,一般个体重1.0-1.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3公斤左右,是鳅中之王。
长薄鳅
3、黄线薄鳅
黄线薄鳅为鳅科薄鳅属的一种鱼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北京房山县十渡拒马河。这鱼长得很像嘎鱼,但大的要比嘎鱼大许多。十渡人叫鞭杆,密云人叫边瞎子,东北人叫牛尾巴鱼。
4、桂林薄鳅
鲤形目鳅科薄鳅属的一种鱼类。个分布于广西漓江。体细长,侧扁。头长、扁薄,头长大于体高。吻尖。眼甚小。眼间窄,约等于眼径。眼下刺不分叉,口小,下位。须3对,细短。体被细鳞,不明显,颊部具细鳞。各鳍均小,背腹鳍相对或背鳍稍后。尾柄扁薄宽长。
分布于广西漓江 多栖息于底质为砂石的流水中,体细长,侧扁。头长、扁薄,头长大于体高。吻尖。眼甚小。眼间窄,约等于眼径。眼下刺不分叉,口小,下位。须3对,细短。体被细鳞,不明显,颊部具细鳞。各鳍均小,背腹鳍相对或背鳍稍后。尾柄扁薄,宽长。尾鳍短宽,分义,末端圆。底层鱼类。多栖息于底质为砂石的流水中。个体小,常见体长100mm左右。数量大。
以前仅分布于桂江水系的漓江、荔浦河、恭城河以及柳江水系的融江。但随着近几年各地区鱼类资源的现状报道,发现桂林薄鳅其实是个广布种。不仅在广西两大水系有分布,在湖南沅江水系、资江水系、澧水水系以及贵州的都柳江水系和安徽的青弋江流域。
桂林薄鳅
5、衡阳薄鳅
俗名花泥鳅,鳅科薄鳅属的一种鱼类。属于底层小型鱼类,数量少。分布于湘江上游。颐下无钮状突起。须3对。背鳍起点约位于吻端至最后一个鳞片问的中点。背部自吻端至尾柄末端具7~8个大黑斑。肛门位于腹鳍至臀鳍问的中点,腹鳍末端超过肛门。
6、小眼薄鳅
俗称竹叶鱼、高梁鱼。体侧无垂直带纹。部中央无钮状突起。眼小,头长为眼径的15倍以上,背鳍前无黄白色小斑点。分布于长江上游部分支流。喜欢藏在石头后面。
小眼薄鳅
7、东方薄鳅
东方薄鳅是中国的特有物种。目前这种鱼已处于濒危状态。分布区域为中国陕西省丹凤县武关河、北京房山县十渡。
8、白氏薄鳅
白氏薄鳅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鳅科薄鳅属的其中一个种。分布于珠江及韩江, 九龙江,闽江,瓯江, 曹娥江及沅江等水系, 长江干流。
白氏薄鳅
9、后鳍薄鳅
分布于广西柳江水系,体细长,侧扁,尾柄长。头短小,侧扁,其长大于体高。吻长短于眼后头长。颅顶囟门不存在。口小,下位,马蹄形。颏部无一对突起。须短小,3对:吻须2对;口角须1对,其末端伸过鼻孔,但达不到眼前缘。眼小,侧上位,位于头的前半部。眼间距约为眼径的2倍,头背面眼间呈弧形。眼下刺不分叉,其末端达到眼后缘下方。鳃孔狭小。侧线完全。体被稀疏细鳞,颊部鳞片不明显。 各鳍短小。背鳍位于体后半部,外缘凸弧形,最长鳍条约等于眼后头长。腹鳍起点远位于背鳍起点的前下方,其末端伸到或近达肛门。腹鳍基至肛门的距离约为腹鳍基至臀鳍起点距离的40%。臀鳍起点约位于腹鳍基至尾鳍基的正中点,其末端伸不到尾鳍基。尾鳍短而宽,分叉,最长鳍条约为中央最短鳍条的2倍,上、下叶等长,末端圆钝。
后鳍薄鳅
10、斑点薄鳅
斑点薄鳅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鳅科的其中一种,为亚热带淡水鱼,分布于亚洲中国广西钱江流域,为中国特有种,体长可达7.6厘米,栖息在底中层水域。
斑点薄鳅
11、红唇薄鳅
个体较大,仅次于长薄鳅。有食用价值。种群数量较小,许多水系和江段都难捕到。50年代岷江中,下游渔获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现已稀少。颐下有1对钮状突起。须3对。眼下刺不分叉。腹鳍末端超过肛们,体色变化较大,全身具不规则的斑块,或仅背部具斑纹,或全身无斑纹而呈褐色。
红唇薄鳅
红唇薄鳅
12、紫薄鳅
斑纹和体色的表现非常多样,而且不固定,会随环境及自身状态而改变,即一个看似无斑个体,入缸一周后可能会布满花纹。武汉紫薄鳅的产量非常大。
紫薄鳅
13、宽斑薄鳅
分布于四川、曹娥江、瓯江、沅江、闽江、九龙江、韩江及珠江。身体稍延长,侧扁。眼中等大,位于头的前半部。颏下无一对纽状突起。眼间距与眼径之比小于2.0。头长为眼径的9.1—11.0倍。眼下刺不分叉,末端稍过眼中心之下方。体长为体高的5.0—5.9倍。颊部具鳞。侧线完全。腹鳍基部起点相对于背鳍的第二或第三根分枝鳍条基部。身体有6—9条鞍形垂直纹,尾鳍基部无黑斑。体长128—172mm。生态习性不详。个体较大,但数量不多。
14、天台薄鳅
薄鳅属的一种温带淡水鱼,分布于亚洲中国淡水流域,为特有种,体长可达13厘米,栖息在底中层水域。栖息于溪流急滩,潜居于石砾缝隙之中。有观赏价值。
15、斑纹薄鳅
斑纹薄鳅为鳅科、薄鳅属鱼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珠江水系的漓江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广西阳朔。身体稍延长,侧扁,下颌有一对纽状突起。眼下刺不分叉头长为眼径的9.3-12.0倍。颊部被鳞。侧线完全。颅顶无卤门腹鳍末端不过肛门身体具有14-16条不规则的分枝或不分枝的垂直条纹
斑纹薄鳅
16、扁尾薄鳅
体长侧扁。头稍长。吻略突出。眼小,眼间较狭,大于眼径。眼下刺不分叉。口下位。须3对,较短。鳞极细小,颊部具鳞。侧线完全。尾柄宽而扁薄。背腹鳍相对;尾鳍分叉,末端圆。数目较少。分布于灵江、闽江等水系。
扁尾薄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