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记叙网 > 杂谈 > >正文

​说说《山海经》九尾狐

摘要说说《山海经》九尾狐 “九尾狐”就是长着九条尾巴的狐狸吗? 《山海经 南山经》第8座山,“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䨼。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

说说《山海经》九尾狐

“九尾狐”就是长着九条尾巴的狐狸吗?

《山海经 南山经》第8座山,“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䨼。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九尾狐,不能按照字面意思认为是九条尾巴的狐狸。宋元以后的插图往往这样画,现在一些不动脑子的走艺术路线的,也这么画。

袁珂《山海经校注》引用的元明清时期的插图

古人这么做可以理解,当代科学已经昌明,还如此无明不智,不是太LOW(陋)了吗?想想看,九条尾巴拖在后面,不会影响行动吗?在草间灌丛,还能愉快地行走甚至捕猎吗?不是随时都被牵挂羁绊吗?不是随时都有可能牵扯折断其中一条尾巴吗?所以这种“九条尾巴的狐狸”就算是有,也早就被天敌猎杀而自然淘汰了,它存在不下去,因为不合理,属于臆想。

狐狸属于脊椎动物,尾巴是因为脊椎延长出来的尾椎,只有一条。如果有九条尾巴,另外八条尾椎从哪里出来?考古发现了多少狐狸甚至其他动物的骨骼,有没有九条尾椎的?甚至是有没有不是一条尾椎的?没有尾椎的,就是猿类包括人。其他的,都有且只有一条尾椎。所以,九条尾巴的狐狸,是不可能存在的。

看看另外8条尾巴,能给安到哪里呢?

那么“九尾狐”是什么?

笔者认为“九尾狐”是说尾巴有九个环节的大灵猫或小灵猫,大灵猫也叫九节狸、狐狸貓,体型与狐狸接近,尾巴常有九个环节。

大灵猫,也叫九节狸,尾巴常有九个环节

小灵猫尾巴也常有九个环节,只是体型更小。而且长着香腺,可以分泌香气,因而被视为瑞兽。普通的狐狸是以臊臭闻名的,“狐臭”这个词总不是白来的。怎么可能被视为祥瑞呢?

小灵猫

或者根据古文字学考虑第二种解释,《说文解字》:“九,阳之变也,象其屈曲之形”。古文字学家丁山在《数名古谊》中说:“九,本肘字,象臂节形。臂节可屈可伸,故有纠屈意。”

李学勤《字源》里“九”的字形演变

那么“九尾狐”就是尾巴弯曲的狐狸。因为一般的狐狸尾巴是不能打弯的,而这种狐狸很特别,它的尾巴能打弯,所以才是瑞兽,也就是珍稀动物。

所以要画九尾狐,尾巴必须打弯

如果像郭郛那样把九尾狐解释为普通的狐狸,普通的狐狸到处都有,有啥稀罕的呢?为什么其他地方不提,只有在青丘山、青丘国等极个别地方才有?

所以,最终的结论就是,九尾狐,要么是九节狸即大灵猫;要么就是像小熊猫那样尾巴能打弯甚至打环的动物,详见后文。

根据笔者《山海经证真》南山经位置第一方案,青丘之山即广东阳江云雾山脉之大云雾山,海拔1139米。

英水即漠阳江,即翼之泽应即今阳江市区一带,当时可能为古海湾湖泽。

《山海经证真》南山经位置第二方案,青丘之山即日照五莲山(含九仙山)。“海外东经”有“青丘国”,即今山东日照尧王城遗址、东海峪遗址一带。九仙山之名疑与青丘山九尾狐相关,九仙应即九尾狐仙的意思。详见本报告“海外东经 青丘国”一节。

英水即莒南鸡龙河,即翼之泽应为当时沭河形成的古湖泊。】

另外,“东次二经”第15山提到的怪兽,与青丘山九尾狐特征完全一致,而且描述得更加详细,显然是为同一动物:“凫丽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箴石。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侄,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按,笔者认为凫丽之山应即今苏州太湖中的东西二洞庭山。凫是野鸭,丽是附着或者说漂亮,就是野鸭铺满山岗的意思。太湖的前身,书中称为具区,多野鸭是可以想见的。野鸭多了,偷袭野鸭偷吃鸭蛋的家伙闻讯赶来。没错,正是九节狸、大灵猫。】

《山海经》里其他的“九尾”兽

其实,《山海经》里有“九尾”的怪兽不止大灵猫即九节狸。再比如“南山经”第7山:“又东三百曰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

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佩之不畏。……”

【按,基山应即广东云浮云雾大山之大田顶,海拔1703米。

猼訑,中科院的动物学家郭郛在其《山海经注证》一书里认为是熊狸,然而与“其状如羊”的描述矛盾。像羊,应属于“偶蹄目”,那就是食草动物了。相信原书不会连这个区别都搞不清楚。

笔者认为这种动物是麂子,有小麂、赤麂、黑麂之分。四耳是一种错觉,是因为雄性麂子两耳之间有一对突出的角柄,远看像四只耳朵。

赤麂,也叫黄猄

这种动物极其机警,总是回头张望,加之耳孔向后远看似眼,古人误认为“其目在背”。

尾巴总是不安地摇晃,紧缩蜷曲贴着身体即“九尾”, 这里的“九”就是“纠”即紧缩的意思。

九尾,缩着尾巴而已

所谓“佩之不畏”,现在还有一些地方的人把黄猄的角挂在车上“辟邪”。】

这能辟邪,黄猄心里有一万个咒骂,角连我的命都保不了,还能辟邪,恐怕没有比这个更邪的了

我国境内至今仍然分布的有多节环尾的兽类包括:大灵猫即九节狸,资料称其“尾具5~6条黑白相间的色环”,然而“九节狸”的名称即其尾巴有“九节”之义,图片上的大灵猫尾部有9道黑色环节;小灵猫也具有这种特征。斑林狸尾部有9-11条暗色环,小熊猫则有12条红暗相间的环纹。

本文结尾也来一条“九尾”

笔者一再强调,今人读古籍尤其是先秦古籍,尤其是其中最难解读的《山海经》一类的书,切记不可望文生义,不可以今拟古,以汉拟古。

要读《山海经》,先打好繁体字古汉语古文字基础。否则,必然陷入臆想、胡扯

因为当今的读者,尤其是没有认真学习过《古代汉语》,没有相应的古文字、古文献常识,绝大多数都习以为常地使用简化字、现代汉语的语境、逻辑和思维方式,连常用的几千个繁体字都没掌握,自然而然地把这些挪用到古书上去,这就是刻舟求剑。

当今科学日益发达,移动互联时代信息严重碎片化,个人如何在海量信息里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判断,根本不像之前信息缺乏的时代,而是信息过饱和信息泛滥,越是这样,越是需要受众自己具有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要能分辨能理解做出正确的取舍。没有系统的知识与训练,单凭碎片化的信息和现时语境逻辑,看古书的难度其实比看当今外文信息更难。只有知道存在这种情况,才不会肤浅地荒唐地画出九条尾巴的狐狸还自鸣得意。

当今臆想的九条尾巴的“九尾狐”

不要说科技发达的当今,就是三百多年前的康熙皇帝都说“朕见乐观小说者,多不成才”。醉心于虚构的文学艺术,只是极少数有天赋有才华的人去从事的事业或者职业。绝大部分的人,只能当一个普通的读者,偶尔消遣一下是可以的。沉迷其间,必然是康熙皇帝说的“不成才”。比如近年所谓的网络文学,绝大部分是垃圾,绝大部分作者也是不成才的。当然,中国的语文教育,很多人都弄不清虚构和纪实作品的区别,同样有更多的人把影视剧当历史来看待,这些都是很荒唐的现象。就像抗日神剧刚刚出现的十几年前,笔者就写文章抨击过这种乱象,直到十几年后,政策、精神、指导意见才出来了,慢慢绝迹了。有人反过来栽赃给没文化的香港导演,这不是很可笑吗?他们拍什么重要吗?主观审查部门不批准,能在电视台播出吗?所以,不能什么都指望上级、领导、主管部门,等他们反应过来,也许你自己都走歪了,你的孩子都学傻了,你能找他们索赔吗?所以,实事求是,尊重科学,自己的三观要正,这是至关紧要的一条。

康熙皇帝

(作者声明原创,所有权利保留。配图或来自网络,侵删。)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