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殷姓来历
《百家姓》之-殷姓来历
接着滕姓的是殷姓。殷姓更麻烦,前面的费姓和汤姓都有两个读音,已经够乱的了,可是殷姓有三个音:一个读yi,一个读yan,到今天又读
yin。起源不同,读音就不同,血脉也就不同。这一点古人不会搞混,可是今人恐怕早就混淆了,不区分了。
殷姓的第一个来源是子姓,是帝喾之子殷契之后。商朝的建立者商汤就姓殷。在古代,以殷为中央正统之意,叫万邦中央之国,所以商朝又称
殷商,商朝的好多子孙就姓殷。商被周灭了以后,商纣王有一个庶兄叫微子启,被周公封在了宋国,管理殷商遗民。微子启的后人中有一些人就借
用地名改姓宋,还有一些人则采用了殷姓。殷姓最初应该念yi;到了春秋末期念成了yan;到了唐朝以后,又念成了yin。
北宋建立后,这支殷姓人碰到了一个问题。赵匡胤的父亲名字中有个“殷”字,叫赵弘殷。为了避讳,很多殷姓人就得改姓了。因此,公元960
年以后,殷姓纷纷改姓,有的改姓为汤,有的改姓为商,有的改姓为戴,还有的改姓为林。所以,今天这几个姓的有些人翻开家谱一看,怎么老祖
宗都是一个?别奇怪,就是一个,都是由殷姓改过来的。
第二个来源是源于地名。河南颍川境内有条河叫殷水,这条河周围的人就都姓殷。这个好理解,跟日本一样,日本有好多姓就是这么来的。古
代日本的平民,本来没有姓的,直到1875年掀起一场“造姓运动”,老百姓必须要有姓了。一些人就去问当官的:“我该姓什么?”“谁知道你该姓
什么?你家那儿有什么?”“我们家房子在松树底下。”“叫松下吧。”过一会儿又一个人去问:“我该姓什么?”“你有田吗?”“我有田。”“田长得什
么样?”“像只乌龟。”“就叫龟田吧。”这支殷姓也是如此,家附近有一条殷水,就姓殷了。但是这支殷姓最早是读成yan的,到了唐朝以后,才改
读的yin。唐朝以后也就跟殷商王族那支混在一起了。
还有一支,也是源于子姓。西周初期,有个部落叫北殷氏,与殷商的始祖还有些血缘关系。后来北殷氏中的一些人进到了汉族的队伍里,被汉
化了,还有一些人就成了氏族、羌族的祖先,但都简称为殷氏。这一支的正确读音应该是yan,现在也读yin了。
换句话说,有皇族血统的、帝喾之子这一系的最早读yi,由地名而来的和由北殷氏简化的最早都读yan。当然,现在都读yin了。
还有好多是其他兄弟民族改姓过来的,比如满族、彝族、回族、瑶族、土家族、侗族、佤族、苗族等等,都是当时取了一个汉姓,就取成殷了。
得姓始祖
殷契。殷契是帝喾之子,商部族始祖。传说契是其母简狄吞燕卵而孕所生,故被赐为子姓。契在舜帝时任司徒,掌管教化,后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今河南商丘西南),其裔孙成汤建立商朝。其间曾五次迁都,十传至盘庚时,又由奄迁到殷(在今河南安阳一带),故名殷商,契被后人称为殷契。商朝传至商纣王时被周所灭。后周武王封商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今河南省商丘),以奉汤王之祀。除此以外的殷商后裔大多没有封赏,便以原国名为氏,称殷姓,他们尊殷契为其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殷晖:宋末靖康之乱时,殷晖护驾战死扬州,封崇武侯,赐镇江润东丁岗四百顷以为子孙食邑,其子殷文式遂定居于此。殷文式之曾孙殷廷仁徙居于圌山东南孙家岸。
殷秉常:讳秩,字秉常,行初一,世居扬之泰州,宋诰授右武大夫,以西上阖门使官於汴都,建炎己酉二月车驾南征越州,殷秉常挈眷属迁徙渡江庚戌四月癸未,奉驾越州,隆兴末,因病乞休,时泰遭金人兵燹弗克北,旋遂家於润之大港镇;宋元符己卯八月初二生,乾道丁亥四月初五日卒,寿六十九,娶泰州张氏诰封谊人,宋崇甯壬午生,月日未详,隆兴甲申十一月十二卒,寿六十三,合葬大港镇殷巷赵家花园边奎竹园后,明万历二十年,迁葬经山泉水湾,生子二:殷英、殷华。后裔至今延续七百多年,从丹徒华墅、麒麟、黄墟、留村等往省内外呈放射性繁衍,如今丹阳东茆圹、尧巷、常卅武进礼加镇赵岸里、殷家圹、殷家巷、浦岸里。横山桥镇的殷家巷。魏村的高墅桥、薛家镇的王下村。寨桥夏坊村、灵台、运村殷墅桥。江阴申港镇。无锡洪庄,苏卅横泾镇。宜兴易村、安定圩、北庄、镇龙桥、荆溪徐舍。溧阳水北。安徽歙县上里,再有一支从安徽上里因避水灾迁吴江。以上是殷秉常长子殷英的后裔。殷秉常次子殷华后裔从黄墟、华墅、留村、大阙迁往四方的。是为宋朝南渡迁南殷氏始祖。
先秦时期,殷姓的活动范围很大。战国时期,河南的魏国、冀鲁地区的卫国、川陕一带的秦国,都有殷姓的足迹,但是河南一直是最主要的。
到了秦末,殷姓人主要聚居在河南野王(今河南沁阳)秦汉时期,浙江会稽(今绍兴附近)已经出现殷姓。西汉初期,殷姓南移到淮河上游一带,
形成了非常著名的望族一一汝南殷姓。三国两晋的时候,殷姓由淮河向东南迁移,过长江,全面进入江南。唐宋开始,殷姓在江苏形成大族,风头
逐渐压过汝南殷姓。明朝的时候,殷姓已经散布在全国各地。现在殷姓主要集中在云南和江苏,跟河南的关系已经不太大了,这两个省集中了全国
殷姓人口的44%。
字辈排行
殷氏一支字辈:“正大光明宗祖世 代传家邦仁义礼 至进朝纲”。
殷氏一支字辈:“秉英庆弘宗仁礼 轩裕俊禧谧旭洪 梁菉贞承兆儒元 凯式璿锡大文连”。
世(天)开文运盛 乾坤万代长 永承先厚(后)德 广被裔贤良 原来东鲁地 著迹楚南疆”。
殷姓的人才很多,举两个比较有意思的。过去有个典故,跟写信有关,叫“付诸洪乔”,又叫叫“洪乔之误”。这个洪乔是谁呢?洪乔本名叫殷羡,洪
乔是他的字,晋朝人。这个人性格有些古怪,经常玩一些“黑色幽默”。有一天,他要出远门——去豫章(今江西南昌)当太守。当时没有邮局,京城里很多
人就托他捎信给豫章那边的亲戚朋友,总共有1000多封信交到了他手里。他背着信就出发了。走到赣水边时,也不知他怎么想的,竟然把那100多封信
全扔河里去了,扔的时候还说了一句话:“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为致书邮。”意思是说,该沉的就沉了,该流的就流了,爱漂哪儿就漂哪儿去吧,
我才不给你们送信呢。所以后世就把信遗失了叫作“付诸洪乔”。
还有一个典故也很有意思。我们碰到一件事很奇怪,会说什么呀?现在的年轻人,基本都是一抹额头:Oh, My God!古人可没有这么干的,
古人会说“咄咄怪事”。这个“咄咄怪事”也跟一个姓殷的人有关,此人还跟上面那个殷羨殷洪乔有点关系,就是殷洪乔的儿子殷浩。殷浩,字渊源,
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县)人,东晋名臣。魏晋时候的人,都有一个特点,
按今天话说,就是自由散漫、行为古怪,殷浩就是这么一个人。他“识度清远,好老、易”,好读《老子》和《易经》,当时大家都喜欢清谈,也比较看重
这一点,谁最能说,谁的威望就最高,至于实际本领如何,反倒不为人所关注。殷浩这个人就是因为太能说了,所以让人以为他无所不能。可能因
为殷浩名声太大了,某一年,突然不知道怎么他就当建武将军了,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管五个大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当上将军后,
殷浩就去北伐了。结果明摆着的,失败了。于是他就被免为庶人,变成了老百姓。殷浩很不爽,他也不上访,跟上级去反映情况,他就“竟日书空”,
整天在空中写字,引起了很多人的围观,那时候认字的人也不多,有认字的一看,念了出来:“咄咄怪事。”就这四个字,他一直写到死。也不知道
他的“怪”指的是啥,是仗打输了免了你的官怪呢,还是当初叫你去当将军怪呢?这就是“咄咄怪事”的来历,现在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这个典故了。
在今天的中国姓氏排行榜上,殷姓排在第111位,人口170万,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3%,也是一个不算太小的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