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谁人不识君-豫剧大师桑派创始人桑振君
天下谁人不识君-豫剧大师桑派创始人桑振君
桑振君(1928年12月27日-2004年7月9日) ,豫剧表演艺术家,中国豫剧六大名旦之一,豫剧三鼎甲之一 。优秀作品有《对绣鞋》、《打金枝》、《白莲花》等。
贫苦幼年
桑振君于1928年农历腊月27日,出生在河南省陈留(现在开封市)东马庄一个贫苦艺人家庭。她的父母都是飘漂穷困的“河南坠子”艺人,早年为了生计,随父母学唱坠子四处漂泊。受家庭的影响,她从小酷爱戏曲、曲艺艺术,6岁便随父母学艺。然而不幸的是,她父母弟妹均被地主所害,哥哥也让日寇杀死,家破人亡后,沿街乞讨,寄人篱下,在流不尽的苦水中,桑振君生长着灵气、智慧与倔强,她要多获得一点本事,才能够混口饭吃。也正是靠着这个信念,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年仅10岁的桑振君只好孤身投靠杞县一个豫剧班社,开始改学“河南豫剧”。童年的悲惨遭遇锤炼了她不屈不挠、敢于向现实生活挑战的顽强性格。雨雪冰霜,怎能抑制住她刻苦练功的汗水,严寒酷暑,从未动摇过她对艺术进取的决心。就这样,她在和命运斗争中逐渐成长起来,以14岁的年龄,便赢得了梨园盛名,担当起压轴主演的重任。
绰号“十二万”
1942年,河南遭了一场灾荒,数万流民一路向西讨吃喝。而14岁的桑振君却一心想学戏,她逃离开封后,辗转杞县、睢县、柘城、鹿邑、永城、夏邑等豫东一带,演遍了舞台上的旦角,甚至涉猎了武生行当,所到之处,万人空巷,西华县的观众还给她起了个“十二万”的绰号。
广征博取
以开封祥符调起家的桑振君,在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中,逐渐明白自己不能做井底之蛙,只有跳出来才能观察到更广阔的艺术天地,博采众长来丰富自己的演唱技巧。鹿邑县豫剧团的名角刘玉梅的《观文》就是在这时候入了桑振君的心里,挥之不去。1945年,她特意跑到鹿邑,主动要求给刘玉梅配丫鬟,以便近距离地留心学习。
三个月后,桑振君来到了安徽界首王福臣的戏班,初来乍到的小主演并不懂得旧戏班的规矩,也没有给乐队行礼,惹得乐队师傅可有点不高兴了。
打破旧规改变豫剧固有板式
桑振君面对打鼓师傅的“掂”,很快就主动出击,打破原来的板式叠着唱,把唱腔速度加快,用一句戏的拍节填进去两句唱词,结果弄得打鼓师傅满头大汗。而更令人意外的是,这种节奏有张有弛被逼出来的唱腔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她渐渐起了改变固有唱腔板式的心思。
在26年的舞台生涯中,桑振君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地方戏班度过的,她把不同地域的演唱风格看作是豫剧的“血脉”,艺术的“根”,拿来消化吸收,在柘城豫剧团领略到豫东调的韵致,在密县豫剧团学习了豫西调的深沉浑厚,而在她的第二故乡许昌,沙河调令她着了迷。
第二次到许昌,真正领略了豫剧沙河调的唱法,尤其是名演员唱的垛子板与祥符调、豫东调的唱法都不同。二八垛子板本来就是用来表现激情的,可是用沙河调所抒发出来的情感更加奔放,更加激越,更加淋漓尽致。
推陈出新,终成桑派风格
桑振君1949年7月加入“前进剧团”,开始走进革命文艺队伍。在部队南下后,“前进剧团”被留给许昌市地方政府。1953年,桑振君老师又随人民慰问团赴朝鲜慰问演出。
桑振君在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曾获奖无数,1951年,她参加淮阳地区戏曲会演,获得优秀演员奖。1956年,她在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大会上,演出了《白莲花》、《下陈州》等剧目,荣获演员一等奖。在1959年,又获得豫南戏曲会演优秀演员奖。
1954年元月,桑振君从朝鲜慰问归来不久,即被任命为许昌实验豫剧团第一副团长。涓涓流淌的沙河水开阔了她的艺术视野,在许昌的十年,是她艺术创作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桑振君是一位推陈出新的能手,在演戏时总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新的气韵、新的情调贯穿其中,表现出一种出人意料的灵动与自由,但这种个性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两位大家常常为艺术争论
1955年,常香玉在《河南日报》上发表文章指出,有演员在演《红楼梦》时借用兄弟剧种的东西缺乏消化,有点生搬硬套。这一下,桑振君可坐不住了。
艺术的论争刺激着两位艺术家对于戏曲改革交流看法,从而对自己的唱腔特色进行了重新审视。她们发挥着各自的创造性,在不断地实践检验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唱腔艺术。
桑振君虽然不识谱,但是心底汩汩流出的唱腔旋律却时时喷薄而出。在许昌期间,她尽情享受着艺术创作的喜悦,从古装戏到现代戏,全面开花。
1956年,由她参与音乐设计和剧本创作的《白莲花》一举荣获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剧本、音乐、表演、舞美四个一等奖。桑派唱腔表演细腻,特别善于刻画人物。特别是在民间,一直流传着“不回门不探亲,也要去看看桑振君”、“断了烟断了茶,省下钱也要听桑振君唱《投衙》”,更有痴迷者说:“搭上二亩地,也得看看桑振君的戏”这样的说法。
河南豫剧以善唱著称,在许多传统节目里,百句开外的唱段比比皆是。而豫剧界的老前辈们更是非常重视唱功造诣,桑振君老师就是豫剧艺坛上“韵乖字巧、百句不竭”的戏曲老艺术家。她幼年学艺,少时成名。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勤奋不懈,精益求精。她不仅继承了豫剧不同地域流派的优秀演唱方法,而且也擅于从各种表演流派中借鉴名家之长,并加以发展变化,然后融汇贯通,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豫剧桑派”艺术。
桑振君老师主攻“小旦”,兼演“青衣”。她的声腔甜润娟丽,旋律丰富多彩,尤以“口齿伶俐、韵乖字巧”出名。她早期的拿手戏《对绣鞋》、《桃花庵》、《秦雪梅观文》等,多是以唱功为主的传统节目。无论多长的段式,多复杂的句列,一经她的口唱出,准能尽巧尽美地展现给观众。在声腔造诣上,她的确有“百句不竭”的过人功力。她的表演细腻,善于以深邃的艺术目光对角色做入微的分析。因而,她所扮演的人物,总能给人留下“一人一貌”的深刻印象。桑振君老师在豫剧艺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豫剧的唱腔和表演留下了大量宝贵经验。她所主演的《打金枝》、《投衙》、《下陈州》、《八件衣》、《白莲花》、《黛玉葬花》等剧目,深受广大戏迷朋友们喜爱。
在旧社会,艺人常被视为“下九流”。桑振君老师虽然年少成名,但是在那个“不是主演无饱暖,当了主演更辛酸”的时代,也只能过着颠沛流离的困苦生活,她常常漂泊往返于睢州、宁陵、鹿邑、柘城、淮阳、许昌等地。
1964年,应河北省邯郸市“东风豫剧团”邀请,到该团任教。
桑振君老师不仅重视自己的舞台实践,而且对培养豫剧事业的青年一代也尽心尽力。她应邀到“东风豫剧团”任教后,对该团青年演员的表演和唱腔,给予了一招一式、一字一板的耐心指导。由她设计和导演的豫剧《李双双》于1977年赴京演出,受到观众一致好评。
桑振君把一生都献给了戏曲事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