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记叙网 > 杂谈 > >正文

​20年减少2.3亿只,吉林林蛙一斤叫价150元,野生蛙难逃一劫?

摘要20年减少2.3亿只,吉林林蛙一斤叫价150元,野生蛙难逃一劫? 说起林蛙,可能很多人都不怎么熟悉。林蛙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华北和东北地区是国内林蛙的主...

20年减少2.3亿只,吉林林蛙一斤叫价150元,野生蛙难逃一劫?

说起林蛙,可能很多人都不怎么熟悉。林蛙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华北和东北地区是国内林蛙的主产区。值得一提的是,吉林的林蛙颇为出名,常见种类为东北林蛙和中国林蛙,人工养殖的销售价格高达150元/斤。

中国林蛙

林蛙具有重要的食用与药用价值,雌蛙的输卵管干制品被称为林蛙油,在东北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在利益的驱使下,野生的林蛙遭到了过度捕捉,再加上栖息环境的破坏,林蛙资源已经大不如从前。

如今,很多种林蛙都被列入了《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其中东北林蛙被定为易危物种,中国林蛙被定为濒危物种,生存形势不容乐观。

首先,吉林林蛙为什么那么出名?

吉林的林蛙之所以出名,和这里的养殖历史有很大关系。据资料记载,国内林蛙的人工养殖最先发端于吉林省柳河县的安口镇,这里的养殖户开创性地发明了封沟养殖的方法,模拟自然条件来饲育林蛙。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吉林就已经有很多养殖户开始养殖林蛙了。由于经验不足,最开始的养殖模式是天然放养,让林蛙自行繁育,这种模式生产效率低,养殖周期也很长。

随着技术的发展,当地开始人为干预林蛙的繁殖、越冬等阶段,此时的养殖也进入了半人工养殖阶段,回捕率显著提升。所谓半人工养殖,其实就是将林蛙养到变态发育期,之后放归山林,让林蛙自然生长。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养殖户依然采用这种方式养殖林蛙。

2019年,吉林林蛙每斤150元

吉林的林蛙虽然实现了人工养殖,但是产量一直无法获得巨大突破,主要是受两大因素限制。

第一,林蛙的繁殖力低,后代的成活率更低。东北林蛙的产卵量最少仅有500粒,最多也不过2300粒左右。在受精卵孵化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几率会被猎食性鱼类、蛙类以及水生昆虫等动物吃掉,自然存活率很低。

第二,林蛙的休眠期很长,一年当中大约有半年的时间都在休眠。吉林地区的冬季漫长而又寒冷,林蛙在每年10月初就开始冬眠,一直到次年的3月中下旬才开始觅食,有的种类甚至到4月中旬才结束冬眠——这无疑加大了养殖的时间成本,减慢了养殖进程。

陷入危机的野生林蛙

虽然林蛙的市售价格超过100元/斤,但是产量低,整体的经济效益差强人意。在长白山区,当地林蛙养殖户放养3年的回捕率仅能维持在3%~5%左右,只能勉强保持基本的经济收益。

正当林蛙的养殖业陷入颓境之时,野生的林蛙资源也遭到了重创,种群生存也因此陷入了“两面夹击”的窘境。

活林蛙售卖

在2007年,国内专家曾对东北地区的中国林蛙进行过一次资源调查。这次调查表明,黑龙江省的野生中国林蛙大约有3.76亿只,吉林省有2.94亿只,辽宁省有1.78亿只,东北三省林蛙种群的总量为8.48亿只。

吉林省林蛙资源分布概况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8亿多只的中国林蛙已经相当多了,但是要知道,和上世纪90年代的种群数量相比,中国林蛙的现存数量已经大幅减少了。

时间回到30年前,当时全国野生动物资源的普查结果显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中国林蛙总数量大约在10.8~12.6亿只左右。因此,2007年的普查数量比上世纪90年代至少减少了2.3亿只,这中间相隔才20年左右的时间,资源衰退形势就已经非常明显。

近年来,国内一直没有再展开关于林蛙野生资源的调查,但从养殖户反映的情况来看,野生的林蛙比原来明显减少了。专家估计,野生林蛙的种群规模还在进一步的衰退之中,但利用科技手段恢复林蛙的野生资源还存在不小的难度。

2010年,吉林林蛙每只8-20元

说到林蛙的“人为保种”,全人工养殖被寄予厚望。全人工养殖包括人工繁育和养殖两个阶段,能在短期内实现人工增殖,为将来的放流提供了可能。然而,东北地区的全人工养殖还无法形成规模,其他地区也难以复制,推广难度较大。

因此,在短期内通过全人工养殖的方式来恢复野生资源并不现实。另一方面,在畸形市场的诱导下,非法捕捉与交易日益猖獗,长此以往,野生林蛙或将难逃“死刑”。

追本溯源:林蛙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东北地区林蛙的减少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是栖息地被大量破坏,第二是环境污染和人为干扰,第三则是人工管理不到位。

首先说一说林蛙的栖息地。顾名思义,林蛙主要栖息在树林中。在东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是林蛙最理想的栖息生境。森林是林蛙的天然庇护所,一旦离开了森林所涵养的水源,林蛙就无法生存。

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林蛙分布区内森林的覆盖率还高达80%左右,到了1980年就下降到了65.2%,1987年进一步下降到58%。

不同时期东北的森林覆盖率变化(仅供参考)

森林覆盖率下降的同时,原生林木的结构组成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在辽东山区,很多原生林和次生林都被砍伐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蚕场和人工落叶松林。这种情况下,森林的面积没多大变化,但是原生的林木资源已经被置换,新建的人工林并不适合林蛙的生存与繁殖。

其次,林区的环境污染也是林蛙数量减少的重要因素。

林蛙是一种非常敏感的环境指示物种,只生活在水质清洁的水体中。国内的调查显示,在林蛙的自然分布区中,使用化学杀虫剂、除草剂、化学肥料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且很多地区还存在开山采矿、兴建工厂的现象。

东北露天煤矿

最后,不恰当的人工管理也带来了诸多弊端。进入新世纪以来,很多林蛙养殖区都有一定的承包期,一些养殖户在合同到期之前会采取灭绝性的捕捉方式(以此“大捞一笔”),野生的林蛙也被一网打尽。

另一方面,由于林蛙的市场价格常年居高不下,巨大的经济利益让普通居民和养殖户铤而走险(野生中国林蛙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专门到山林里捕捉野生林蛙以增加收入。随着野生蛙数量越来越少,市场价格一涨再涨,非法捕捉就更加猖獗,由此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结语

林蛙是非常珍稀的生物资源,拥有巨大的经济开发潜力。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林蛙的野生资源持续衰退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为了保护林蛙,有必要在东北建立林蛙的种质资源保护区,同时也有必要加强科学研究与资源调查,监测野生林蛙的数量变动和繁殖情况,保证这一物种的可持续利用。

另外,考虑到林蛙对栖息环境的特殊需求,东北各地应尽量避免开发原生林和次生林,在封山育林的过程中,适当增加阔叶树种和针阔混交林的比重,优化人工林的树种结构。同时,对部分地区的采矿、建厂要予以限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对于林蛙的生存现状和资源保护,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三农高热选题创作#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