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盗墓笔记》中风水师汪藏海的原型,做了明代四朝的工部尚书
他是《盗墓笔记》中风水师汪藏海的原型,做了明代四朝的工部尚书
创作来源于生活,在文学的浩海中,有很多作品都是依据生活的底色创作的。大到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它们都有各自的现实基础,比如《红楼梦》就是曹雪芹以自己的家族经历为基础写出来的。小到一些看似脱离现实的玄幻作品,许多人物和事件也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比如以悬疑甚至玄幻著称的《盗墓笔记》,其中神秘且具有超高能力的汪藏海,在历史上就有他的同名原型。
在明朝时期,武城县的吴氏族中有一个叫吴合忠的男人,年过40了依然膝下无子,便从远方亲戚那过继了一个叫汪藏海的3岁小男孩,改名吴中。吴中自幼聪慧,早年认了从日本过来的一个僧人为师,这名僧人学识丰富,吴中跟着他竟学到了唐代后失传的阴阳学和风水学。
吴中长大后,凭借过人的建筑造诣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信任和重用,从北平布政司、大理寺左少卿升到右都御史,永乐五年,又升为资善大夫,兼任工部尚书。同年,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北京宫殿,由吴中负责主持和规划,历时十几年,终建成了规模宏大的北京故宫,为我国建筑史添上了一笔奇迹。
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的故宫,它的风水和设计暗藏的玄机,直至今日都让人惊叹。据史料记载,明英宗时期,北京曾连下暴雨,连九门城墙都被冲塌了,故宫里却连大面积的积水都没有。2017年北京大雨,整座城市几乎瘫痪,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故宫却依然没有出现积水,不得不让人佩服当初规划者的能力。
吴中对明代的建筑贡献远远不止于一个北京宫殿,在任职工部尚书期间,他还主持了十三陵中的三个陵墓的修建,分别为长陵、景陵、献陵。长陵是十三陵的第一个陵墓,吴中当时奉旨寻找风水宝穴,几经勘查,终于选定了现在的位置,东西北三面群峰耸立,正南方是一片平原,龙山、虎山分立两旁犹如守卫的“青龙”和“白虎”。如此气势磅礴的宝地深得明成祖朱棣的心意,于是以长陵为首的十三陵就此开建。
明十三陵不仅外观气势恢宏,它的地宫结构复杂更是出了名的,所以相比其它朝代的皇陵被盗情况,明十三陵算是保存得很完整了。尤其是明成祖朱棣的长陵,曾经有考古专家组队挖了几个月都没有找到地宫的入口,可见当初的规划师吴中的建筑造诣确实不同凡响。
除此之外,吴中还负责了乾清宫和坤宁宫的修建。乾清宫面阔9间,进深5间,高达20米,上面是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总共面积达1400㎡,不论在气势还是风水上都属于内廷之首,建成后便作为明成祖朱棣的寝宫,并且之后的明朝皇帝都在此居住。清朝的顺治帝和康熙帝也在乾清宫居住,而且清朝的皇们死后,灵柩都会被安排在乾清宫停放几天再出殡。
不仅是明成祖朱棣,之后的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和明英宗朱祁镇都十分信任和重用吴中,这四朝的工部尚书吴中都做过。吴中死后,明英宗还特下令停一天上朝,以示哀悼。关于吴中的生平和他在建筑上的成就,在《明史》,《明史录》,《中国军事通史》以及《嘉靖武城县志》中都有相关记载。
相比较正史,吴中和《盗墓笔记》中的汪藏海还是很不一样,但野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就跟小说里的贴合度很高。《明拾遗杂录》中就提到吴中五岁时便可以目移梁,后多参与陵墓设计,有鬼才天工,控死无数工匠,甚至失踪过十多年,再出现时容貌竟无一改变。
野史固然有传奇和夸张的成分,但历代皇帝都想长生不老是不争的事实。明成祖朱棣胸有抱负,夺了侄子朱允炆的天下后,一番励精图治使得明朝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坐稳皇位后的他也和秦始皇一样,不放心把天下交给任何人,于是一样的开始追求长寿秘方。
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明成祖朱棣则是招道士炼制各种丹药以图长生,而且还派郑和七下西洋。小时候就接触过阴阳学和风水学的吴中,除了建宫殿建陵墓,替朱棣做一些其他的不可说的事也不是不可能,你觉得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