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有自己的语言及文字 语言有大泰、三大方言及若干个次方言
傣族有自己的语言及文字 语言有大泰、三大方言及若干个次方言
傣族,古代“哀牢”后裔,源于澜沧江、怒江中上游的古人类。在傣族先民活动的澜沧江、怒江中上游一带,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其中的“玉水坪文化遗址”(怒江州兰坪县通甸镇)经鉴定至少有一万多年历史、“塘子沟文化遗址”(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经鉴定至少有八千多年历史。从出土的房屋遗迹、用火遗迹、劳作工具、动物化石等各类实物可以看到傣族先民翔实厚重、形象鲜明生动的无字史书。
傣族有自己的语言及文字。语言有大泰、兰纳、暹罗等三大方言及若干个次方言,临近的方言之间发音差距很小,随着空间距离的拉大、差距也加大,但不论何地方言均能进行简单交流。文字有暹罗体、澜沧体、兰纳体、端体、绷体、那体、阿洪体等七种字体,均由印度婆罗米字母演变而来,都是自左向右书写,自上而下换行,只在形体结构上有所差异。
傣族自称从古至今都未发生过大的变化,各地傣族自称均介于“dǎi”与“tài”之间的发音。
中国史籍在不同时期对傣族的称呼都不同,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史籍称傣族为“哀牢”、“掸”等;隋朝、唐朝、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史籍称傣族为“哀牢”、“乌蛮”、“白蛮”等;宋朝、元朝时期,中国史籍称傣族为“白衣”、“金齿”、“黑齿”等;明朝、清朝时期,中国史籍称傣族为“百夷”、“白夷”、“僰夷”、“摆夷”等。另外,越南史籍称傣族为“哀牢”;缅甸史籍称傣族为“掸”;印度史籍称傣族为“阿萨姆”。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暹罗王国(今泰王国)的推动下,国际社会开始把分布于各国的傣族统称为“泰(Thai)”。[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将分布在各自境内的傣族分别命名,在泰国、 柬埔寨、越南等国仍被命名为“泰(Thai)”;在老挝被命名为“佬(Lao)”;在缅甸被命名为“掸(Shan)”;在印度被命名为“阿萨姆(Assam)”;在中国则被分别命名为“僰(Bo)”和“泰(Tai)”,1953年以后合并命名为“傣(Dai)”。
傣语分为暹罗方言(泰国大部、老挝南部、柬埔寨西北部),兰纳方言(泰国北部、缅甸东北部、中国云南南部、老挝北部、越南西北部),大泰方言(缅甸北部、中国云南西部、印度东北部)等三大方言。这三大方言中又含有若干个地区方言,如大泰方言中又含泰勒、泰德、泰阿洪、泰坎底等次方言,兰纳方言中又含泰泐、泰痕、泰阮等次方言。
傣语各大方言都有共同的语法结构,临近的方言之间发音差距很小,随着空间距离的拉大,发音差距也拉大,但不论何地方言均能进行简单交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