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记叙网 > 杂谈 > >正文

​昭宪皇太后(昭宪皇太后为什么是太后)

摘要昭宪皇太后(昭宪皇太后为什么是太后) 求知甲午战争时期的日本天皇的个人资料 出生於嘉永五(1852)年9月22日,是孝明天皇的第二皇子。母亲是英照皇太后。但真正的生母是权大纳...

昭宪皇太后(昭宪皇太后为什么是太后)

求知甲午战争时期的日本天皇的个人资料

出生於嘉永五(1852)年9月22日,是孝明天皇的第二皇子。母亲是英照皇太后。但真正的生母是权大纳言中山忠能的女儿,典侍庆子。万延元(1860)年,他被定为储君,并赐名睦仁。庆应二(1866)年12月,也正是他十五岁那年,由於父天皇去世而继承皇位。翌年1月9日,举行践祚典礼。在革命份子的鼓舞之下,12月9日断然实行王政复古。庆应四(1868)年7月,将江户改名为东京。8月27日举行即位典礼,9月8日改年号为明治。10月,明治天皇抵达东京执政。12月,返回京都,与一条美子(昭宪皇太后)举行大婚之礼。明治二(1869)年明治天皇再度抵达东京,并定东京为首都,以图一新人心。接着,在明治政府推动下,接二连三的推出版籍奉还、废藩制县、制定徵兵令等前所未有的大改革。其中与天皇地位最有关的就是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制定。

明治政府於1889年(明治22)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明治宪法),这部东亚首部的现代成文宪法是摹仿普鲁士宪法的钦定宪法。明治宪法第一条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之。」明治宪法系基於天皇主权的原理,由天皇总揽立法、司法、行政之统治权。此外,行政各部的官制、陆海军的统帅、宣战的公布、条约的缔结等,都属於天皇的大权。从此,天皇摇身一变,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神人」。明治45(1912)年7月30日凌晨零时四十三分,明治天皇由於尿毒症去世,享年61岁(虚岁)。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国家诞生的同义字。

明治天皇是日本天皇中最特殊的一个天皇。在他之前,女天皇可以堂而皇之的登上帝位,古代的日本,就曾出现过六个女帝。日本的年号是摹仿中国的制度而制定的。只要有祥瑞的徵兆等因素,一个天皇可以容许变更多个年号。但是从明治天皇以后,一个天皇只限一个年号。因此也可以年号来代替天皇的称呼,例如明治天皇、大正天皇、昭和天皇等。从前的天皇,权力不是落在地方豪族或外戚贵族的手上,就是落在武家政权的手中。天皇可以说是只是一个傀儡,到了明治天皇,他总揽大权於一身。皇室典范是皇室制度的基本法律,1889年(明治22)於大日本帝国宪法之下制定。在明治宪法下,皇室典范异於一般法律,与宪法同为最高法规。

现行皇室典范,系於日本国宪法制定时同时修改,并以一般法律施行。与旧典范之最大相异处,首先在於皇室继承只限於嫡出(正妻所生),不承认庶出(正妻以外所生)。明治天皇及大正天皇全系庶出。此改变乃为尊重婚姻制度而来。其次,现行典范承认平民之皇太子妃。战前,皇太子妃必从皇族或三大贵族家庭中挑选。江户时代以前,日本允许女天皇的存在。但明治以后的皇室典范规定,只有男系的男子才能继承皇位。

“天狗娘”昭宪皇太后简介是怎样的

明治天皇的皇后。大正天皇之嫡母。明治维新的新女性,本名一条美子,自幼聪慧,有天狗娘之称。嫁给明治后,以唐太宗长孙皇后为榜样,襄助国政,开办新式女子学校,热心红十字会活动,树立坂本龙马为海军之神,还留下三万首和歌。

明治天皇皇后是对日本作出了什么贡献?

明治天皇是日本史上十分杰出的天皇,而明治天皇皇后同样是日本历史上少有的贤后之一。明治天皇皇后也就是后来的昭宪皇太后,她与她的丈夫一样为日本作出了许多贡献。

昭宪皇太后名叫一条美子,她是明治天皇的正妻,所以也是大正天皇的嫡母,在后来被封为昭宪皇太后。她出生于日本公历嘉庆2年,死于大正3年,也就是说她经历了3个朝代。她在日本被称为天狗娘娘,是一位十分受日本人民尊敬的皇室成员。

她出生于左大臣一条家族,小时候原名为胜子,后来为了冲喜而被改名为寿荣姬。当时的日本崇尚的是精细。所以大部分公卿之家都以饮食精细为傲,但是这也直接导致这些公卿之家的孩子身体虚弱,营养不良。这一点从明治天皇和大正天皇身体都不好中可以印证。一条家族的人十分宠爱自己的孩子,不忍一条美子身体变差,就同意让她食用鱼类和鸡蛋等。这个举动让一条美子在身体变好的基础上还变得聪明伶俐,记忆超群。

在1867年,日本皇室将她定为了明治天皇的皇后,并且派遣了才女去教导她。若江薰子的严格教导让两人之间的师生感情很好,一条美子后来还追随老师成为尊皇派。

她在日本开国后,建立起日本皇室的新式教育,引导了全日本的新式女子教育。除此之外,在红十字会和军事救护上,一条美子也作出了很多贡献。在政治上,一条美子杰出的交际能力为明治天皇提供了很多帮助,通过太太政治帮明治天皇笼络了很多臣子的心。

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谁的地位更高一些?

慈安太后.

在很多人眼中,清朝末期,慈禧太后总是一个“权威”,任何事情似乎都会由慈禧太后来作主,她垂帘听政很多年,早已经把大权牢牢握在手中了。不过与她同一时期的还有一个慈安太后,她虽然比不上慈禧有名,而且同治帝还是慈禧的亲儿子,但是在身份地位上面,慈禧始终比不过慈安,这究竟是为何?慈禧太后为何赢不了慈安太后?

1.慈安太后俗称东太后,是咸丰帝皇后。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在承德避暑山庄驾崩,大阿哥载淳(即同治帝)即位,尊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曰慈安皇太后。后联同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除顾命八大臣,与慈禧太后一同垂帘听政。由于东太后是皇后、西太后是嫔妃,因而所有的一切东太后都有优先权

同治帝赠予嫡母“慈安”、生母“慈禧”的徽号。慈安太后住在东宫,慈禧太后住在西宫,因此俗称东太后和西太后。在传统的阴阳五行思想中,与西相比,东为上。麻将用语中“庄家”被称为“东家”,也是由此而来。

大正天皇的嫡母是昭宪皇太后,而大正天皇的生母柳原爱子则没有成为皇太后,只是得到了正二位的位阶。与日本皇室典范相比较,清朝的祖制更为温和,因此作为生母的西太后也能顺利成为皇太后,但西太后必须甘于低于嫡母东太后一个级别。

东太后性格文静,据说接见大臣时笨口拙舌,几乎什么也说不了。对于当时的妇女来说,这当然不是什么难为情的事情,问题只在于她不能读写,用很难的书面语书写的公文。但是,她绝非无能,实际上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女性。

垂帘听政时,根据咸丰帝的遗训,东太后保有“拒否权”。对于大臣呈上的奏折,她可以做出裁决,下达敕谕时,上方要盖有东太后持有的“御赏”的印章,下方要盖有同治帝持有的“同道堂”的印章,两方的印章合在一起才算有效。如果东太后拒绝盖章,奏折的议案就不能通过。

同治帝“同道堂”的印章,由西太后代替年幼的儿子盖下,但那始终是代行。西太后自己并没有从咸丰帝那里得到印章。因此,就连西太后也不能与东太后对立。

3.另外,“御赏”、“同道堂”两个印章,直到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帝开始亲政才不再使用,此后在宫中保管,并流传至今。这两个印章与清朝的公用印章相比,个头小,雕刻的字体也不能称为上乘。其与当代中国的酒店商铺中作为礼品出售的印章差别不大。这两个印章,原本是咸丰帝用于书画落款的私印。国政上使用这样的私印史无前例。作为自己充满温情的遗物,咸丰帝特意选择了即使是妻子和幼子那样的小手也可舒服使用的小个头的私印。

从保有“御赏”印章这件事似乎也可以知道,东太后并不是西太后的傀儡。不仅如此,西太后有很多次都输给了东太后。

辛酉政变的“四人组”之中,西太后唯一比不上的就是比她小两岁的东太后。咸丰帝在世时,东太后为皇后,西太后为贵妃。因其身份的差别是决定性的,即使二人同时成为皇太后,直到最后这一差别也未消除。

如果根据儒教的思想,皇后为正妻,嫔妃为侧室,两者间有天与地般权威上的差别。同治帝的嫡母始终是“母后”东太后,而不是“帝母”也就是生母西太后。同治帝即位后,“母后皇后”即东太后,因新皇即位即刻被封为皇太后。而“圣母皇后”即西太后则晚一日被封为皇太后。万事都是有规矩的。座席的位置、陵墓的规模等等,所有的一切东太后都有优先权。

昭宪皇太后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