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中国救犹太人,现在巴勒斯坦人能得到什么?
二战时中国救犹太人,现在巴勒斯坦人能得到什么?
近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持续升级,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场冲突中,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了残酷的空袭,造成了大量巴勒斯坦平民的死亡和流离失所。而中国则通过援助光伏发电设备,为加沙地带的医院和贫困家庭提供了基本的电力供应。
中国在巴以冲突中的立场和行动,赢得了不少国际社会的赞誉和尊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多次发声,表达了中国对巴以问题的公正和客观的看法,呼吁双方停止暴力,保护平民,恢复对话。她还特别提到了一个80年前的旧事,那就是上海曾经为2万犹太难民提供过庇护,而过去的痛苦不应该再在任何人身上重演。
这个旧事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华春莹要重提它?它又与巴以冲突有什么关系?本文将为你揭开这个历史之谜,并探讨以下两个争议话题:
西方国家在巴以冲突中是否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比如停止向以色列出售武器或支持联合国对以色列实施制裁?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空袭是否构成了战争罪或反人类罪,是否应该受到国际法庭的审判和惩罚?
80年前的旧事:上海成为犹太人的诺亚方舟
说起上海曾经为2万犹太难民提供过庇护的旧事,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何凤山。他是一位出生于广东潮州的中国外交官,在1939年至1940年间担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他冒着生命危险,为无数被纳粹迫害的犹太人发放了前往中国的签证,让他们得以逃离欧洲大陆,躲过了屠刀和毒气。他被誉为“中国的辛德勒”,也被称为“亚洲之光”。
何凤山出生于1890年,在1914年考入北京政法学堂外交科,并于1916年毕业后进入外交部工作。1922年至1939年间,他先后在法国、土耳其、埃及等国任职。1939年3月12日,他被任命为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并于4月抵达维也纳。
当时的维也纳已经被纳粹德国吞并,并成为了第三帝国的一部分。在希特勒的统治下,犹太人遭到了残酷的迫害和歧视,他们被剥夺了公民权、财产权、教育权等基本权利,被迫佩戴黄色星章以示区别,被送往集中营或屠杀场。据估计,在1938年至1945年间,有约6万名维也纳犹太人被杀害。
面对这种恐怖的局面,许多犹太人想方设法逃离维也纳,但他们却发现自己无处可去。因为当时的西方国家对犹太难民的政策是十分冷漠和苛刻的,他们不仅没有给予犹太人任何援助,反而设置了各种障碍和限制,拒绝接收犹太难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成了犹太人最后的希望。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对犹太难民采取了开放和宽容的态度,没有设置任何签证或入境的限制,只要有中国领事馆签发的签证,就可以进入中国。而在所有的中国领事馆中,最为慷慨和勇敢的,就是何凤山领导的维也纳总领事馆。
何凤山在到达维也纳后不久,就开始了他的“生命签证”行动。他不顾外交部和德国当局的反对和威胁,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力,为无数被困维也纳的犹太人发放了前往中国的签证。不仅放宽了签证条件,简化了签证程序,还亲自出面接待申请者,安慰他们,鼓励他们。还与当地的犹太社团和救援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协调运输和资金等问题。据估计,在1939年至1940年间,他至少为1.8万名犹太人发放了签证,其中大部分人最终乘船到达了上海,并在那里度过了战争时期。
何凤山的行为不仅拯救了无数犹太人的生命,也赢得了犹太人和世界的尊敬和感激。在2000年,以色列总统魏茨曼授予何凤山“以色列之友”奖章,并将其列入“正义之士”名单。在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何凤山“世界和平奖”。在2004年,上海市政府为何凤山建立了纪念碑,并将其命名为“何凤山广场”。在2015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参观华盛顿大屠杀纪念馆时,特别提到了何凤山,并称赞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在2018年,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为何凤山举行了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并邀请了部分幸存者和后代参加。
80年前的旧事与巴以冲突有什么关系?
华春莹重提80年前旧事,并不是无中生有或者华春莹重提80年前旧事,并不是无中生有或者故意挑衅,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的意义。她想要通过这个旧事,向世界传递以下几个信息:
中国从来都不“欠”犹太人的。中国在二战期间,不仅没有参与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反而为他们提供了人道主义的救助和庇护。中国是犹太人在最困难的时刻的朋友和伙伴,而不是敌人或债主。中国对犹太人的善举,也没有任何政治或经济的动机或利益,纯粹是出于同情和良知。因此,中国没有理由对以色列的政策和行为保持沉默或纵容,也没有义务对以色列给予特殊的优待或支持。
中国对巴以问题的立场是公正和客观的。中国在巴以问题上,一贯坚持两国方案,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争取建立一个完全主权独立的国家,并呼吁以色列尊重联合国决议,停止扩建非法定居点,结束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武力镇压和封锁。中国也积极参与巴以和平进程,为推动双方恢复对话和谈判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中国对巴以问题的立场,并不是基于对犹太人或阿拉伯人的偏见或偏爱,而是基于对国际法和国际正义的尊重和维护。
中国对巴以冲突的态度是负责任和人道主义的。中国在巴以冲突中,不仅表达了对双方暴力行为的谴责和对平民伤亡的悲哀,还提供了实际和有效的援助和支持。中国向巴勒斯坦提供了紧急医疗物资、食品、水等生活必需品,还向加沙地带捐赠了光伏发电设备,为当地医院和贫困家庭提供了基本的电力供应。中国还利用自己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地位,推动通过了一项要求双方停火并保护平民的决议,并派遣了特使前往中东地区进行斡旋和调解。
通过这些信息,华春莹想要告诉世界,中国在巴以冲突中站得正,说得清,做得好。中国不是任何一方的帮凶或走狗,而是一个真正关心巴以人民福祉、维护国际秩序、促进世界和平的负责任大国。
争议话题一:西方国家在巴以冲突中是否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与中国在巴以冲突中表现出来的公正、客观、负责任和人道主义的态度相比,西方国家在这场冲突中却显得十分矛盾、动摇、消极和虚伪。
一方面,西方国家口头上声称支持巴以和平解决,呼吁双方克制,保护平民,但实际上却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行动,甚至还为以色列的暴行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支持。例如,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否决了要求以色列停火的决议草案,为以色列争取了时间和空间。美国还向以色列出售了大量的武器和军事装备,包括导弹、炸弹、战机等,为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空袭提供了弹药和火力。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等,也向以色列提供了武器或政治上的支持,或者对以色列的行为保持了沉默或模糊。
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在巴以冲突中也表现出了一种双重标准和虚伪的道德。他们在其他地区的人权和民主问题上,总是高举着道义的旗帜,指责和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甚至不惜动用武力或制裁来推翻他们不喜欢的政府或领导人。但是在巴以冲突中,他们却对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的严重侵犯人权和民主的行为视而不见,甚至还为其辩护和开脱。他们用所谓的“以色列有自卫权”来掩盖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的不对称和不合比例的暴力。他们用所谓的“反恐”来掩盖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的集体惩罚和种族清洗。他们用所谓的“历史遗留问题”来掩盖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的长期占领和压迫。
因此,西方国家在巴以冲突中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继续为以色列打掩护或助纣为虐。他们应该停止向以色列出售武器或提供其他形式的支持,而应该支持联合国对以色列实施制裁或其他压力手段,迫使其遵守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原则,停止对巴勒斯坦人民的侵略和暴力。他们应该放弃双重标准和虚伪的道德,而应该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支持巴勒斯坦建立一个完全主权独立的国家,并推动双方通过对话和谈判实现和平共处。
争议话题二: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空袭是否构成了战争罪或反人类罪?
根据国际法和国际刑法院罗马规约的定义,战争罪是指在武装冲突中违反了国际人道法或海牙公约等相关规定的行为,包括故意杀害平民、非法拘禁、虐待俘虏、使用禁止武器等。反人类罪是指针对任何平民群体进行广泛或系统性地攻击,并造成其身体或精神上的伤害或灭绝的行为,包括屠杀、奴役反人类罪是指针对任何平民群体进行广泛或系统性地攻击,并造成其身体或精神上的伤害或灭绝的行为,包括屠杀、奴役、强迫转移、强奸、种族灭绝等。
根据这些定义,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空袭很有可能构成了战争罪或反人类罪,因为它具备了以下几个特征: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空袭是在武装冲突中进行的,而不是在和平时期。因此,它受到国际人道法和国际刑法的约束和监督。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空袭是故意针对平民或非战斗人员的,而不是仅仅针对军事目标或武装分子。据统计,在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11天空袭中,共造成了248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有66名儿童和39名妇女。而在同期内,以色列方面只有12人死亡,其中有2名儿童。这说明了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空袭是不合比例和不歧视的,严重违反了国际人道法中的区分原则、必要原则和比例原则。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空袭是广泛或系统性地进行的,而不是偶然或孤立的。据报道,在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11天空袭中,共发射了约1500枚导弹和炸弹,造成了加沙地带约8000栋建筑物被毁坏或损坏。这些建筑物包括住宅、学校、医院、清真寺、媒体机构、难民营等平民设施。这说明了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空袭是有预谋和有计划的,旨在破坏巴勒斯坦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剥夺他们的基本权利和尊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空袭是使用了禁止或限制使用的武器或方法的,而不是使用了合法或正当的武器或方法。据披露,在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空袭中,使用了白磷弹、集束弹、爆炸性子弹等国际公认为非人道或残酷的武器 。这些武器会造成大量的伤亡和残疾,还会对环境和后代造成长期的危害。这说明了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空袭是蓄意制造恐怖和苦难,违反了国际人道法中的人道原则和禁止不必要苦难原则。
综上所述,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空袭很有可能构成了战争罪或反人类罪,应该受到国际法庭的审判和惩罚。而不应该享有任何形式的豁免或特权。只有通过正义和法治,才能避免巴以冲突的重演,才能实现巴以人民的和平与安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