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历史之陈庆之和他的七千白衣
简单说历史之陈庆之和他的七千白衣
陈庆之,字子云,南北朝时期梁朝义兴人。梁武帝在诏书中提及他“本非将种,又非豪家”,一方面可以判断出陈庆之出身微寒,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陈庆之能在南北朝这样一个特别重视门第的时代出人头地,付出了多少努力。
陈庆之自幼在萧衍府中做书童,萧衍经常通宵达旦与人下棋,别的随从因为困倦而睡着,只有陈庆之随叫随到,因此很受喜爱。公元502年,萧衍称帝建立南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年仅18岁的陈庆之被任命为从七品的主书,官虽小,但是对于年轻、出身寒门又无功勋的陈庆之来说,已经是破格提拔了。在此期间,他不断招募贤能,观察时局,希望有一天能够建功立业。这一天,他足足等了23年。
公元525年,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投降,萧衍命陈庆之带兵接应,回来后被任命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可以说这次安全系数很高的行动本是萧衍给陈庆之升迁的一次铺垫,没想到却成为了陈庆之辉煌军事生涯的开始。随后,萧衍派陈庆之带领两千人马跟随豫章王萧综接管徐州。北魏调集两万人马修筑堡垒阻挡梁军前进,人数和地形都不占优势,然而陈庆之却出人意料的领军直冲敌阵,一鼓而破魏军。眼看形势一片大好,南梁主帅萧综却突然只身降魏,失去主帅后梁军大败溃散,只有陈庆之本部人马突围得以保全,展露出过人的军事才能。
公元526年,陈庆之随同主帅进攻寿春大获全胜,赐封关中侯。第二年,南梁乘胜进攻广陵和涡阳,众将见北魏援军势大,想要避战,陈庆之独自带领部下突袭敌军,大获全胜。僵持阶段众将想要撤退,又是陈庆之力排众议,挑选精锐,趁夜衔枚而出,一夜攻陷四座敌垒,迫使涡阳守将开城投降,陈庆之乘胜出击,魏军援军几乎全军覆没。
公元528年,北魏发生政变,北海王元颢投降南梁,请求萧衍支持自己成为北魏的皇帝。出于战略考量,萧衍派陈庆之率领七千人护送元颢北上。七万魏军在睢阳城外筑九城拱卫,陈庆之命士兵全部穿上白袍,不到一天就攻克了三城,剩余敌军全部投降。北魏济阴王元晖业率两万羽林军驻守四面环水的考城,陈庆之在水上筑垒,攻克考城。大军随后西进,魏军望风而降。
离洛阳越来越近的远征军终于引起了北魏的重视,七万装备精良的羽林军凭借荥阳城高池深牢牢挡住去路,上党王元天穆率大军日夜兼程西进出现在远征军背后。陈庆之召集兵士说:“我们这一路攻城略地,杀人劫掠,魏军都是我们的仇人。如今我们只有七千人,而敌人有三十万,元天穆手下都是骑兵,与他们在平原交战必败,只有在他们到来前攻下荥阳才有生路。大家再犹豫就只能等死了”。说完下令攻城,白袍军勇往直前,一鼓未罢已登上城头。元天穆大军到后,陈庆之再次展露他异于常人的思维模式,放弃坚城,带领三千骑兵果断出击。魏军措手不及之下全线溃败,北魏孝庄帝逃往河内,元颢进入洛阳正式登基。
占领洛阳后,元颢贪图享乐,对南梁的态度也从恭敬转为猜忌,不肯接受陈庆之的建议向南梁求救,反而私下对萧衍谎称北方局势平稳,为避免矛盾激化,暂时不要派遣援军北上。此时的萧衍也早就失去了年轻时的雄心壮志,按兵不动,丧失了一统天下的绝佳机会。此时,北魏权臣尔朱荣已经集结了几十万大军反扑洛阳。陈庆之带领七千白袍军渡过黄河驻守中郎城,三天内击退北魏军十一次进攻。尔朱荣不敢再战,绕过中郎城直接攻击洛阳,元颢的人马一触即溃,他也在逃亡途中被擒杀。陈庆之见事不可为,开始向南梁撤退,不料在嵩山一带遭遇山洪,将士死散殆尽,陈庆之化妆成和尚逃回南梁。
公元539年,陈庆之因病逝世,被追封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谥号武侯。以区区七千人马,深入敌国大小四十七战,破敌军四十余万,攻入敌国都城,在北方留下了传唱千古的民谣——“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陈庆之和白袍军的传奇虽已落幕,千载之后却依然令人神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