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记叙网 > 杂谈 > >正文

​《龙门心法》书摘|道教必读|修道入门

摘要《龙门心法》书摘|道教必读|修道入门 《龙门心法》为明末清初王常月所撰,道教的价值不仅在于市面上我们所知的那些占卜、驱邪等,更在于内炼己身。 修正自我心态,探求生命...

《龙门心法》书摘|道教必读|修道入门

《龙门心法》为明末清初王常月所撰,道教的价值不仅在于市面上我们所知的那些占卜、驱邪等,更在于内炼己身。

修正自我心态,探求生命真谛,探寻宇宙奥妙。

关于如何成就自我、如何得遇名师、如何近道,文中有详细描述。有幸读之实乃大机缘。

◆ 第1章

>> 浮生不实,幻境无常

>> 第一皈依无上道宝,当愿众生,常侍天尊,永脱轮回。第二皈依无上经宝,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第三皈依无上师宝,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 身不邪淫,则师宝可感;心不昧灵,则经宝可悟;意不二用,则道宝可明。

这便是三皈依,三句当愿,感人肺腑。后句讲如何皈依道经师三宝

>> 皈依意,使念无生灭,则道宝可得而明;皈依心,使机无障碍,则经宝可得而悟;皈依身,使眼无见,闻无闻,臭无嗅,舌无尝、手无妄动、足无妄行,不染邪淫巧浊,躬行苦行,劳其筋骨,饿其肌肤,惰其肢体,其形骸,则师宝可得而感矣。

>> 端正其体,空洞其心,真实其念

>> 身固则精全而体健,心灵则气清而慧通,意诚则神凝而性现

《庄子》中也如此提及过。这是另一种三皈依,皈依我们自身的意、心、身。后句讲皈依自己三宝的好处。

>> 丹道初功就在于水源清浊,水源清浊最大关键有二。一、身不妄动则水清,身妄动则水浊;二、火清则水清,火浊水亦浊

这是丹道入门法则

◆ 第2章

>> 此念未动之前,湛然澄澈。此念一萌之际,为邪为正。不昧灵光,机由枢转,星随斗移。此意诚,生死之权可执。此意不诚,轮回之柄谁操。

就如太上感应篇所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 第3章

>> 仙圣无门,皆从戒入;圣贤有路,皆自戒行。

此句传授修仙入门方法:持戒。

>> 莫道阴司冥而不见,生生死死,只在你心;莫说戒神幽而不显,出出入入,只在尔念。

>> 万法千门内,修心最上乘。无岸无边海,循戒慧光明。

修心的重要性

◆ 第4章

>> 今说劝人把这身子要出世,夫天地之大,世界之广,那里算是世外。

>> 大众,你们仔细听着,世外者,世法之外也。识破世法非真,幻情是假,一切有为功能,俱是梦境,物物无事,事事非实,唯将此心清净,能出世外。

世界那么大,到底什么是出世?并非身体走到哪里,而是自己的心。

◆ 第5章

>> 大众,学无常师,唯道为师。

>> 但凡耳闻好言善语,便要存神默听,就如甘露沥心,醒醐灌顶一般,存心默感此人,开我愚迷,慈悲方便,愿此宣扬善言之人,早证玄功,得无上道,这岂非师弟子么。

>> 大众,未去求师,先须求已。未经问道,先须问心。

这是正确对待“师”的态度

>>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 “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未修,仙道远矣。”儒门曰:“先齐家,而后可以治国。”齐家犹人道,治国犹仙道。

修仙入门方法:先修人道,修心

◆ 第12章

>> 不死者,我之法身;长生者,我之元炁。

长生诀窍,重新理解长生

>> 只要各各努力向前,老老实实乃把个戒律行持紧紧。戒中忘戒,律外加律,功夫深刻,火候到时,自得祖师提拔,接引通真。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