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记叙网 > 杂谈 > >正文

​“关陇集团”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它存在了多久?

摘要“关陇集团”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它存在了多久? 在播出的影视中,经常听到关于“关陇集团”的事,讲唐初的故事,也常常提到“关陇集团”,那么,“关陇集团”到底是指什么呢...

“关陇集团”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它存在了多久?

在播出的影视中,经常听到关于“关陇集团”的事,讲唐初的故事,也常常提到“关陇集团”,那么,“关陇集团”到底是指什么呢?

所谓的“关陇集团”是部分学者提出的一个关于门阀军事势力的说法,而这一军事集团起于北魏,在西魏时壮大,至北周、北周、隋、唐仍有重要影响,比如,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这个集团的成员之后辈,其中,西魏、北周和唐朝的始祖都曾是归属于该集团的八柱国之一,而隋朝的始祖曾是该集团势力范围的十二大将军之一。

李渊(剧照)

那么,“关陇集团”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关陇集团”的主要成员籍贯有统一的地域性。

“关陇集团”核心成员的籍贯都属于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即六盘山)周围的地区。所以,所谓的“关陇集团”,其中的“关”是指潼关,“陇”是指陇山,因而成为“关陇集团”。著名的史学家陈寅恪先生采用了“关陇集团”这一名词来描述籍贯来自于关中陇山地区的军事势力首领,后来传播开来,成了阐述南北朝时期至唐末的门阀军事集团的重要词语。

关陇地区

第二,“关陇集团”的第一代成员皆崛起于北魏末期。

“关陇集团”的主要成员都是在北魏末期崛起的,他们基本上都是北魏末期的军镇武将,在魏末乱世中,他们凭借平定关中流民起义而占据关中、陇东一带,并乘局势乱混乱时逐渐发展壮大,成了在当地军事力量很强的势力集团。

北魏太平真君十年(449年)左右,魏太武帝拓跋焘为了防备来自北方游牧民族柔然的威胁,保护国都平城(山西大同)的安全,在北部边境修筑防御工程。这千里北部边境线上,先后修筑了六座防卫重镇,即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

六镇刚建立时,北魏皇帝对其非常重视,各镇的驻守将军皆由北魏宗室或高级贵族出任,可是,后来,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将都城迁到洛阳,来自北方的柔然军事势力离新都洛阳比较远,威胁减弱,因而,北部边境六镇不再那么受重视了,六镇在皇帝眼中的地位下降了。守镇的将军们的政治地位和贵族地位下降,待遇降低,引人,他们对朝廷的怨恨逐渐增加。六镇的底层军士们更是生活于困境中,变得穷困潦倒,于是,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六镇军民奋起反抗,聚众反抗,抢夺了官府的粮仓和武器库,发动了“六镇起义”,破六韩拔陵成了起义的领导者。

此次起义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它的影响非常大,一是引起了关陇、河北各族纷纷起兵响应,开始动摇北魏统治政权;二是迫使北魏统治者不得不求助于柔然,正光六年(525年),柔然可汗阿那瓌应北魏王朝之邀,率众10万自武川西向沃野,助北魏镇压六镇起义,求外敌助其镇压民边镇起义,北魏政权已经摇摇欲坠;三是尔朱荣乘六镇之乱,率兵镇守晋阳,逐渐壮大自己的势力,并以为孝明帝报仇,清除害死皇帝的胡太后为借口,发兵攻陷洛阳,发动了“河阴之变”,改立元子攸为帝,尔朱荣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元子攸。

尔朱荣在都城洛阳掌控局势之后,派贺拔岳等率兵基本上平定了关中和陇东各地,而贺拔岳因功受封为都督泾北豳二夏四州诸军事、泾州刺史、樊城县公。

然而,就在贺拔岳平定关陇的时候,都城洛阳却发生了大事。掌控朝权的北魏大丞相尔朱荣被由他扶立的孝庄帝亲手杀死了。之后,尔朱氏的堂弟尔朱世隆和侄子尔朱兆率兵进攻洛阳,杀死了孝庄帝为尔朱荣报仇,并拥立新君。

可是,镇守洛阳的朱世隆无恶不作,激起民愤,晋州刺史高欢于531年乘机攻占洛阳,并于533年进兵晋阳,消灭了尔朱氏的势力,控制朝政。在此期间,北魏皇位如走马灯一般,先后出现了元晔、元恭、元朗三位废帝。

尔朱家族覆灭后,高欢以大丞相的身份控制了朝政,但政局依然很混乱。公元533年(永熙二年),北魏孝武帝为了对抗高欢,刺破胸前皮肉,写了血书,派使者令贺拔岳为大都督,统领二十州诸军事。贺拔岳开始率部整合关陇地区的各方力量。

可是,高欢知道后,派左丞翟嵩出使关中,挑拨离间贺拔岳与侯莫陈悦的关系,贺拔岳却不知情,被侯莫陈悦诱入军营议事,侯莫陈悦诈称腹痛离开,让他的女婿元洪景杀死了贺拔岳。

在贺拔岳遇害后,其旧部拥立宇文泰继任首领,守住关陇地区与高欢抗衡,之后,怀朔镇出身的高欢和武川镇出身的宇文泰各自拥立皇帝,北魏因此而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宇文泰将武川人编成一军,并让武川人统领此军,因此,西魏政权便由武川人牢牢掌控,而且,由于西魏统辖关中(今陕西省)、陇西(今甘肃省东南)地区,因而,后来称为“关陇”地区。宇文泰成了关陇军事势力的首领。

宇文泰(剧照)

不过,当时宇文泰集团的势力,与关东的高欢和江南的萧梁相比,其军事力量要弱一些,一是因为 贺拔岳旧部对宇文泰并非心悦诚服,二是因为宇文泰军团成员主要是六镇鲜卑,人数亦较少。如此一来,宇文泰就必须靠关陇地区地主阶级的支持,在文化观念上与晋末丧乱逃至关陇地区的许多文人志士们能统一起来,并建立起牢固的军事同盟,于是,便有了关陇集团。而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促使关陇集团的产生,所以说,关陇集团崛起于北魏末期。

第三,“关陇集团”与府兵制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西魏宇文泰为了对抗东魏的高欢势力,创设了“府兵制”,以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为其将领,而这些将军、首领皆是武川出身,他们成了西魏甚至后来的北周统治层的军政重臣;立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掌控着军政合一的组织,而由他们共同掌握西魏朝堂大权,宇文泰便是以此来凝聚人心、强化军队的战斗力的。

西魏建立时的“八祖国”是:

使持节、太师、柱国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安定郡公宇文泰。

使持节、太傅、柱国大将军、大司徒、广陵王元欣。

使持节、太尉、柱国大将军、大都督、陇右行台、少师、陇西郡公李虎。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赵郡公李弼。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河内郡公独孤信。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南阳郡公赵贵。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常山郡公于谨。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少傅、彭城郡公侯莫陈崇。

宇文泰设八柱国确实是高明之举,八柱国中,宇文泰掌管西魏最高军政大权;赵贵有拥立宇文泰之功,是开国重臣;元欣辅佐宇文泰,助强宇文泰其皇室之威严;李虎勇猛善战,以战功立名;李弼颇有军事韬略,以智略领兵;于谨富有智谋,以谋略辅佐宇文泰;侯莫陈崇骁勇善战,能纵横驰骋;独孤信以德抚民,利于治政,宇文泰身边这些人各显其才,相得益彰,使西魏能抗击东魏,后来,还铸就了北周的辉煌。

十二大将军分别是:

广平王元赞、淮安王元育、齐王元廓、平原郡公侯莫陈顺、章武郡公宇文导、高阳郡公达奚武、阳平郡公李远、范阳郡公豆卢宁、化政郡公宇文贵、博陵郡公贺兰祥、陈留郡公杨忠、武威郡公王雄。

当然,宇文泰除了通过府兵制来强化武川出身的军事贵族的权力之外,还团结了关陇地区的豪强如弘农杨氏,京兆韦氏、杜氏,河东裴氏、柳氏、薛氏,太原王氏、郭氏,武功苏氏,河内司马氏,敦煌令狐氏等等,这些地方大族都被宇文泰吸收到他的关陇集团的势力范围之内,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统一力量,共同对抗东魏的高欢势力。这样的聚集政策,使西魏度过了艰难时期,逐步强大,并为后周统一分裂势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西魏的府兵制是军政合一的组织,而八柱国、十二大将军都是出将入相的显赫人物,他们不只是军队的统帅,而且同时也是政治方面的的核心领导成员,此外,他们还是关陇地区最显赫的二十大家族的首领,他们在军事、政治和家族方面,都处于顶端位置,所以,府兵制从军事、政治上巩固和强化了“关陇集团”的显赫社会地位,并使他们的势力能延续相当一段时间。

“关陇集团”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第一,西魏大丞相宇文泰为了对抗东魏的高欢势力,创设了“府兵制”,以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为首领,利用“关陇集团”的势力,使西魏逐渐摆脱弱势,进而强大起来。

永熙三年(534年),在高欢的离间下,侯莫陈悦害死了贺拔岳,宇文泰遂被贺拔岳的属将推为首领,而宇文泰率军攻杀了侯莫陈悦,他因此而威震秦陇。此后,他拜关西大行台,传檄方镇,立誓除掉北魏的丞相高欢。同年八月,宇文泰迎魏孝武帝入关,不久又将其弑杀,立元宝炬为帝。自此,宇文泰执掌军国大大政,他被授予大将军,之后成了大丞相。西魏大统元年(535年),宇文泰都督西魏诸军事、大行台,改封安定公。宇文泰执掌朝中大权之后,立足于关陇,与东魏展开征战,并蚕食南梁,并先后夺取了东魏的河东等地和南梁的巴蜀等地。而所有这些军事壮举,皆是与他创造府兵制有密切关系。

宇文泰之所以能在小关之战、沙苑之战中是以寡胜众,创造了军事典例,就是因为他完善了府兵制,在府兵的顶端设置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宇文泰知人善任,提拔李弼、独孤信等于戎伍之中,又擢用苏绰、卢辩等贤智之士。他大胆革新,上三十六条新制;他严禁贪污、裁减冗官;实行屯田,强化边境;他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授权八柱国统率军力,以府兵制度强化凝聚力,形成了“中兴永式”,增强了西魏的势力,并为北周统一各种势力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北周武帝宇文邕之所以能攻灭北齐、统一华北,正是由于他继续推行均田制,改进和发展府兵制度,将府兵指挥权从各地军事府收到皇帝手中才能实现的,宇文邕的成功是宇文泰打的基础。

第二,关陇集团第一代主要成员的后代,有有好几位成了帝王,这既增加了强关陇集团的影响力,同时也使关陇集团走过了巅峰时期。

宇文泰在建立西魏之后,将关陇势力发展为一个军政合一、等级森严的强势军事贵族集团,使西魏逐渐强大起来。而在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十月,宇文泰去世,他的嫡子宇文觉继承王位之后,便废了西魏恭帝而自立为帝,建立起北周政权,宇文觉成了北周孝闵帝。但是,孝闵帝并没有掌控军事实权,北周的军事实权是由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所控制着,他以军事实权先后拥立了孝闵帝、明帝(宇文泰长子)和武帝(宇文泰第四子)三代北周皇帝。

而宇文护之所以能掌控北周的军事实权,这是因为在宇文泰去世后,宇文护成了关陇集团实际上的首领。北周天和七年(572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发动政变,诛杀宇文护,北周朝堂和关陇集团的控制权转到宇文泰的嫡系后代手中。而宇文邕成了北周帝王亲自掌控关陇集团军事势力的皇帝。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北周武帝亲征邺城,击败并消灭北齐高氏政权,使北方归于统一。之后,宇文邕又乘势发动南征,消灭南陈,统一全国。只是,建德七年(宣政元年、578年)宇文邕突然病逝,没有能巩固统一的成果。自此。北周朝廷和关陇集团的掌控权由皇太子宇文赟掌控,宇文赟成了北周宣帝,成了关陇集团的第四代首领。

而宣帝宇文赟是一个败家子,他继位之后,沉溺于酒色,不问朝政,懒政怠政,当了两年皇帝之后,感到当皇帝要处理国事,这太烦了,于是,他急匆匆将帝王传给了其子宇文阐,自称太上皇,专心玩乐。而此时,宇文赟的岳父随国公杨坚掌握着朝中大权,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太上皇宇文赟病逝,作为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杨忠之子的杨坚趁机夺取了北周军政大权,成为关陇集团实际上的掌控者,他也成了关陇集团的第五代首领。

隋开皇元年(581年),杨坚因实际上掌控了北周的军政权力,便从他的外孙周静帝宇文阐手中夺取了皇位,当然,这是以禅让的方式来实现的,他登基称帝建立隋朝,是非常顺利过渡的。杨坚称帝,是为隋文帝。

此时,关陇集团的影响力没有减弱,但其首领第一次改变了,由原来的宇文氏改成了杨氏,杨坚也成了既掌握着隋朝皇权又掌控着关陇集团大权的皇帝。开皇九年(589年),隋朝大军渡江灭了南陈,结束了中华四百年分裂历史,而此时,由杨坚掌控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成了全国最强大的军事集团。所以,南陈刚被灭时,关陇集团的势力发展到了顶峰状态。

第三,关陇集团的势力因劲敌的消失而盛极转弱,隋文帝杨坚开始削弱关陇贵族的势力。

隋朝军事力量灭了南陈之后,统一了全国,此时,杨坚没有劲敌了,此时,关陇贵族成了他担心的一股强大的势力。之前,宇文泰掌权时有东魏的高欢为敌;宇文护掌控着关陇集团和北周的军事实权时,有北周孝闵帝宇文觉皇室权势的制约,而现在,隋朝统一了全国,如果让关陇集团贵族的势力继续强势发展,那么,就可能成了尾大不掉的一股势力,而当着一势力杨氏皇室无法掌控时,便成了有可能威胁到杨氏皇室集团的可怕力量。因此,杨坚吸取了他本人自己的经验,开始采取措施,削弱关陇集团的势力。

杨坚采取的措施是:其一,有意识地提拔和录用山东和江南各地的士族寒门子弟,让他们进入官场,委以重任,以此来压制长期掌权、对皇权发生威胁的关陇贵族集团成员;其二,当关陇集团成员中老资格权臣去世之后,限制新成员进入重要的权力部门。关陇集团贵族势力在隋朝建立之初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隋朝政权确立之后,关陇集团贵族势力成了杨氏皇室的有意打压的对象了,其势力逐渐走向衰落。

隋文帝杨坚

当时,关陇集团贵族势力从北魏时期,便对政坛发生重要影响,而到了西魏成了朝中最大最强势的势力集团,到了隋朝,关陇集团的后辈们是不会甘愿放弃其先辈传下来的权力和地位的,杨坚是隋朝开国之君,所以,隋文帝时期,关陇集团成员心里有怨气,还不敢明着对抗,而杨坚驾崩之后,隋炀帝登基,关陇集团的成员便开始表现出抵抗了,他们继续把持着权力,不肯放手。

此时,关陇集团势力与杨氏皇室的矛盾越来越尖锐,隋炀帝杨广不得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压制关陇集团。

首先,他以关陇集团第六代首领的身份亲自上场,以根本性措施来对付关陇集团贵族。其一,隋都长安属关陇之地,这历来是关陇集团的势力范围,而杨广将都城迁至洛阳,便使得朝堂远离关陇贵族们的地盘,在族群血缘力量的地缘根基上,关陇集团势力无形中被大大减弱;其二,杨广有意识地消灭了高熲、贺若弼、杨素等关陇集团的顶级成员家族,以此来加强皇权;其三,杨广发动了三次东征高句丽的战争,选派关陇集团成员率家族子弟从军征战,以此来削弱关陇贵族的实力。

隋炀帝这措施很厉害,但这乃操之过急,继位不久就迁都,根基难稳;大型土木,挖大渠,建大建筑物,劳民伤财,使民众难以承受;三次东征,穷兵黩武,以阴招派用关陇贵族子弟,这导致了东征失败,民众造反,隋朝社稷倾覆。至此,关陇集团中的杨氏自此衰败了,而隋朝灭亡使关陇集团中的唐国公李氏家族,即西魏八柱国李虎的后裔崛起了,李唐势力成了隋亡后的最大受益者。

隋炀帝杨广

第四,李渊创立了大唐帝国,并成为关陇集团的第七代首领,而李世民继位之后,关陇集团贵族势力才真正走向衰落。

唐高祖李渊经过数年的南北征战,清除了各地豪强,镇压了农民义军,并削弱了隋朝官僚的势力,而李氏家族一方面是关陇集团势力的收益者,因为他的成功也是他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后裔,关陇集团势力的优势,是助李渊建立唐朝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他也是关陇集团的新首领,而他所面临的问题与杨坚有相同的一面,如何避免关陇集团贵族势力成为威胁皇权的强势力量?

只是,李渊掌权不久便因为“玄武门之变”而失去了对朝中权力的掌控,成了太上皇,于是,削弱关陇贵族集团的任务便落在了李世民的肩上。

唐太宗李世民

在隋朝东征和隋末的大乱中,关陇集团的势力已经元气大伤,而李氏建立唐朝,关陇集团在李氏父子南征北战过程中,有过参与征战、鞍前马后效劳的功绩,在唐初,关陇贵族的势力中,有几家唐朝外戚家族,如独孤氏、窦氏、长孙氏等,其势力和地位所有提升,他们在唐初成了取代替了原先的关陇集团柱国、大将军等顶级贵族之家的新一代关陇贵族成员。这一变化意味着:其一,传统意义上的旧关陇贵族已经式微,而独孤氏、窦氏、长孙氏等新贵族崛起;二,独孤氏、窦氏、长孙氏等也是来自于关陇地区,他们以外戚身份进入朝堂,这既削弱了旧贵族的势力,但同时却保住了关陇势力在李唐王朝中的影响力。

此外,从李世民时期到李治、武则天时期,皇室通过军功选拔和科举考试等方式,大量起用了山东和江南人士为官,特别是支持寒门子弟入仕,这大大削弱了关陇贵族在朝中的影响力。但是,李世民在世时,仍然没有能完全削弱门阀贵族势力对于朝政的影响力。这一方面是关陇贵族的地位传承时间长久,影响仍难以消失;另一方面是因为李唐皇室内部屡屡出现残酷争斗,使旧贵族势力仍可在夹缝中借机保持。

当然,外戚势力如长孙无忌的影响力加强了,他受封位列“凌烟阁功臣第一”,已经取得了关陇集团成员在朝中的显赫地位了,李世民去世后,长孙无忌成了新关陇集团的首领,他代表这个贵族集团与在朝中掌权的寒门士大夫集团展开斗争,以维护关陇集团的权力和利益。唐高宗继位之初,寒门士大夫出身的官员有不少被长孙无忌陷害、冤杀的,如薛万彻、宇文节、房遗爱、执失思力等,而宗室、外戚中,李道宗、柴令武、李元景、李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等被斩杀或处置,也大都与长孙无忌罗织罪名有关系。

此时,唐高宗李治提升了后宫的一位政治天才女子的地位,“册立武氏为昭仪”,传达出重视普通士族乃至寒门士大夫的态度,自此,在李治的支持下,武昭仪和山东士族代表李勣联手,展开了与关陇贵族代表长孙无忌的权力斗争。

李治与武则天(剧照)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李治宗册立武氏为皇后,这既是对关陇贵族的斗争初步胜利,也是寒门士人大量进入官场被重用的一个标志。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贵族集团成员手中的权力逐渐被分化,寒门士子入朝掌握权力、参决政事,这对于新关陇贵族势力是重要的打击。

显庆四年(659年),长期擅权专政的长孙无忌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威风,引起他手中的重权逐渐失去了。就在这一年,在武皇后的支持下,寒门士大夫代表、侍中兼中书令许敬宗上书揭发监察御史李巢勾结太尉长孙无忌图谋造反,唐高宗下令许敬宗审查皇帝的舅舅、太尉长孙无忌谋反案。最后,很可能是武皇后在背后支持,李治宣布长孙无忌谋反属实,论罪当斩,但念他是皇帝的舅舅,人忍心行极刑,便“罪减一等”,免除死罪。李治下诏将长孙无忌官职和封邑全部削去,使其流徙黔州,长孙无忌一党的官员和贵族皆被罢官除名,流放岭南。而在朝堂上威风数十年的新关陇集团首领长孙无忌在黔州被迫自缢,关陇集团也随之消失了。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