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王李忱:装傻整整30多年登基,被亲侄子扔进厕所差点淹死
光王李忱:装傻整整30多年登基,被亲侄子扔进厕所差点淹死
安史之乱后八十年,大唐倾颓,历史上第一个以皇太叔身份登基的皇帝走到历史的台前。光王李忱,后世称之为唐宣宗的男人,凭借着一己之力,将大唐的国祚再次延续半个世纪。
文治武功、孜孜求治,十三年中开创“大中之治”,被人称颂为“小太宗”的李忱,此前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傻子”。
1、
公元810年,李忱出生于长安大明宫。彼时的唐王朝经历过安史之乱,早已不复当年的荣光,即便是作为都城的长安,也多次被异族洗劫一空。
王朝不再繁华,于是各地的势力纷纷觊觎皇帝的宝座,其中就包括作为宗室的李錡。可李錡显然过于自负,仓促起兵,旋即失败,不仅自己和儿子身死人手,阖家老幼也被充入官府。
其中就包括李忱的生母——郑氏。
郑氏本是李錡的姬妾,没入官府之后,被安排侍奉郭贵妃。某次,唐宪宗驾临郭贵妃的宫殿,正好瞧见了姿色绝伦的郑氏,机缘巧合之下,郑氏怀上了“龙种”。
命运波折的郑氏深谙后宫黑暗,稍不注意便会万劫不复。于是从李忱生下来的那天起,郑氏便一直教育孩子,要隐忍,要露拙,更要韬光养晦。
她不求儿子登基坐殿,面南而帝,只求母子平安。
于是李忱小小年纪便明白“克制”的道理,因此也表现得过于沉默寡言,导致长安城里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皇帝有个脑子有问题的孩子。
《新唐书》提及:“宫中或以为不慧。”《资治通鉴》更加写到:“宫中皆以为不慧。” 其实,“不慧”算是客气的表达。言外之意是痴呆、智障。
从内向到“痴傻”,李忱的命运可谓鬼使神差。
2
唐宪宗驾崩后,李忱被封为光王。有一天,李忱前去谒见已经成为太后的郭贵妃,本是一场寡淡无味的日常礼节,却不想正好赶上刺客刺杀郭太后。
李忱也因为这次刺杀“被吓傻”,彻底成了一个正儿八经的“傻子”。
可世事向来如此,因祸得福的李忱,也因此能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独善其身,
几年之间,朝局愈发震荡,穆宗、敬宗两位皇帝死后之后,文宗登基。
作为皇帝的叔叔,李忱仍然保持着谨言慎行的“痴傻”状态。文宗觉得李忱甚是好玩,便“好诱其言以为戏笑”, 凡有李忱出席的场合,一定会成为被皇帝取笑和捉弄的对象。
可任凭如何捉弄戏谑,李忱都不为所动。
李忱憨傻可笑,王公大臣们也对捉弄他而乐此不疲,即使是后来成为皇帝的李炎,一开始也对这位皇叔极为瞧不起。
可装疯卖傻日久,李忱终究还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了破绽。而好巧不巧,这一丝疏漏竟然被李炎捕捉到了。
这一发现让李炎不寒而栗。数十年装疯卖傻,能隐忍到如此程度的人,应是何等可怕。
于是,登基伊始,李炎便想尽办法,誓要将李忱斩草除根。
彼时的贵族之间流行马球,王公贵族经常被皇帝组织到一起切磋。李炎便不顾李忱“痴傻”,硬邀他前来打马球,然后安排人手,想方设法让李忱从马上坠落。
于是之后的李忱,经常是鼻青脸肿、遍体鳞伤。
一计不成,李炎又生一计。不久之后,李炎出巡,明令李忱伴驾,然后将他灌醉。醉眼稀松间,李忱又一次从马背上“意外”跌落,彼时正值隆冬,大雪纷飞,李忱便倒在了冰天雪地之中。
而偕行的众人竟没有丝毫察觉,直到苏醒过来的李忱得遇巡街衙役,才捡回一条性命。
多番试探之下,李忱仍旧不能让李炎放心。于是,李炎派遣心腹,将李忱五花大绑,扔进了大明宫的厕所中。大宦官仇公武觉得奇货可居,便冒死从大明宫厕所中救出李忱,纵然是粪便沾了一身,也是毫无怨言。
救出李忱后,仇公武把李忱藏在“夜香车”里,偷偷送出了长安城。
李忱离开长安后,为了防止李炎追杀,便隐姓埋名,辗转民间,最终在安国寺削发为僧。
3、
几年之后,李炎驾崩,谥号武宗。当权的宦官们为了能够继续操控国政,便将橄榄枝抛向了隐匿多年的 “傻子”光王:李忱。
可宦官的如意算盘显然打错了,从“痴傻”皇子到落魄和尚,再到号令天下的皇帝,回到长安后的李忱,展现出令宦官胆寒的魄力。
数日之间,“刑政不滥,贤能效用”。不但一举荡涤了持续数十年的“牛李党争”,还以雷霆手段遏制了藩镇割据和宦官当政,之后更是从吐蕃手中收复河湟失地。
允文允武的李忱把先祖李世民当做毕生偶像,他还专门将《贞观政要》写在屏风上,时时阅读。
曾经冠绝寰宇的王朝,迎来了它的的最后一抹辉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