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成立华东野战军的经过
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成立华东野战军的经过
抗战胜利后,党中央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将八路军的主力挺进东北,参加创建东北解放区,将新四军主力北调山东,一部分坚持华中,组建华东解放区机构,成立中共中央华东局,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领导机关,统一领导山东和华中地区的野战军、地方武装和民兵(即一个机关、两块牌子),新四军军长陈毅兼山东军区司令员,新四军政治委员饶漱石兼山东军区的政治委员,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原山东军区副政治委员黎玉任副政治委员,舒同任政治部主任,陈士渠任山东军区参谋长兼新四军参谋长。
1946年1月,山东野战军成立,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宋时轮任参谋长,唐亮任政治部主任。另外,在苏皖边成立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军区隶属于新四军,军区司令员张鼎丞,政治委员邓子恢,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振林。1945年11月,留在华中的原新四军部队组成华中野战军,粟裕任司令员,谭振林任政治委员,刘先胜任参谋长,钟期光任政治部主任。
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山东野战军有七万人,华中野战军有四万人。后来,长期坚持在华南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原东江纵队,有海上转移到山东,加入了华东部队序列,改为两广纵队,另外有十万地方武装和民兵。
当时,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分别在苏皖边的南北两个战场各自为战,只有战略配合,没有战役协同。华中野战军在苏中战场连续取得胜利,被誉为“七战七捷”,共歼灭敌军六个旅,约五万三千人,这些战役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嗯,为战胜蒋介石的军事进攻提供了宝贵经验,曾多次被毛主席、党中央赞许。
山东野战军于1946年7月初战朝阳集(泗县西北)歼灭敌军一个多旅,取得小胜。8月上旬再战泗县县城,受到桂系守军第七军一个师的顽强反击,我攻城部队主力八师伤亡很大,被迫撤出阵地。
泗县战斗的失利,华中的同志埋怨陈毅指挥不当,宋时轮因此离开山东野战军参谋长岗位,部队情绪低沉,议论纷纷,高级指挥员之间也互相埋怨,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情绪。
陈毅有全局观念和统帅风度,他在受到不公正批评的时候,以大局为重,具有大将风范,宁可自己受委屈也不申辩。他说:“在敌人面前不能低头,在自己的同志面前可以低头。”
1946年10月4日,陈毅亲自给第八师写信,承担泗县战斗失利的责任,信中说,“三个月来仗未打好,不是部队不好,不是师旅团不好,主要是我这个统帅犯了错误,不应先打强敌,不应打泗县。”陈毅此举,促进了领导之间的团结,消除了部队之间的埋怨情绪。历史证明,这封信对于以后华东部队一系列的战争胜利起了很好的作用。
1946年9月,根据战局的发展,陈毅向中央建议,将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1947年1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司令员,谭振林任副政治委员,陈士渠任参谋长,唐亮任政治部主任,并由以上同志组成中共华东野战军前线委员会,书记由陈毅担任。
华东野战军成立后辖第一纵队(含第1、2、3师和独立师),叶飞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二纵队)含第4、5、6师,韦国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三纵队(含第7、8、9师),何以祥任司令员,丁秋生任政治委员;第四纵队(含第10、11、12师),陶勇任司令员,王集成任政治委员;第六纵队(含第16、17、18师),王必成任司令员,江渭清任政治委员;第七纵队(含第19、20、21师),成均任司令员,赵启民任政治委员;第八纵队(含第22、23、24师),王建安任司令员,向明任政治委员;第九纵队(含25、26、27师),许世友任司令员,林浩任政治委员;第十纵队(含第28、29师),宋时轮任司令员,景晓村任政治委员;特种兵纵队,陈锐霆任司令员,张潘任政治委员。
另外,原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改为第十一纵队,兼苏中军区(辖第31、32旅和三个军分区),管文蔚任司令员,吉洛任政治委员;第十纵队与苏北军区一部合编为第十二纵队,兼苏北军区(辖第35、35旅和三个军分区),陈庆先任司令员,曹荻秋任政治委员。整编后,华东野战军约有27.5万余人(不包括第十一,第十二纵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