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女人之三十二:安道全李巧奴一针救二命
水浒女人之三十二:安道全李巧奴一针救二命
李巧奴是《水浒传》中描写的如李瑞兰、白秀英一样的下等妓女。
《水浒传》着力揭露妓女水性无定,见利忘义的品性。她本来与安道全两情相悦,如胶似漆,竞在安道全醉卧她房中之后,为了十两银子,听任虔婆的话,从安道全身边溜出来再和张旺鬼混。像李瑞兰、白秀英一样,她被张顺残忍地杀死,同样没有得到善终。
李巧奴和《水浒传》中描写的妓女一样,根本就无生存的价值和权利,只是为"逼上梁山"的一条好汉,做做铺垫而已。
民间传说中的李巧奴可不是这样。民间流传着李巧奴助安道全"一针救二命"的故事,说的是李巧奴随安道全一同上了梁山之后,山寨上为夫妻二人拨定了房屋,安道全行医,李巧奴拿药,夫妻相敬相爱,齐心协力为山寨众将领和家眷们服务,深得大家爱戴。
一日,东平府知府王金树的太太李氏夫人长了个搭背疖。俗话说,病怕无名,疖怕有名,这搭背疖犯外科的大忌。不知请了多少名医,花了多少银子,都不见效,李夫人的病情一天重似一天,发高烧说胡话,命在旦夕。
实在没法子了,王知府就派文案刘老夫子偷偷驾船到梁山寨上请神医安道全。到了安山镇,听说神医正在船上给渔夫看病哩,就找到船上,见了神医说明了病情。安道全一听,带上药物,和李巧奴一起进了东平府衙。二人茶也不喝,就叫王知府领进了内宅。摸完脉,又看了背后疖子,说:"此疖毒最烈,幸亏毒气尚在皮里骨外,如若再退上两天,入了骨髓,就没法治了。"王知府诺诺连声,官老爷的架子也没了。
神医吩咐熬了一碗绿豆汤,让病人喝下,随且PY-.敷上麻醉散,用快刀子割去了毒肉,抹上止痛膏,又涂上生肌散,外用细布扎好。这才对王知府说:"太太之灾十多日可好。半夜再叫她喝一碗绿豆汤,明早可能清醒过来,以后服药补养就可以了。"王知府一谢再谢,命刘文案去花厅备设酒筵。神医开好方子,执意要走。王知府苦留不住,命人托出百两银子,神医不收;又送两匹绸缎,也不收。王知府千恩万谢,心里也知道梁山好汉真的重义气不重钱财了。
安道全刚走到西门,偏巧在城门洞里碰上了一起出丧的。只见四个人抬着薄板匣子,七漏风八透气的,又无钉扣,两头用草绳捆着。头里是一个中年男子领丧,后面一群妇女送葬,听着有哭闺女的,有哭儿媳的,还有哭苦命的。这时,李巧奴无意问一低头,看见地上有一滴鲜红的血,忙拉着安道全让他看,并上前几步去问:"你抬的人是死的还是活的?"那个中年人没好气地说:"世上只有埋死人的,哪有埋活人的?真见鬼!"李巧奴没生气,大声喊:"道全快来救人!"那个中年人一听,问:"您就是神医安道全?" "在下正是。"那个中年人一听扑通跪在地上,一起送葬的女人也一同跪下,齐声说:"求神医救命!"
李巧奴帮着把草绳解开,神医伸手去按,尚有脉搏,知道是一时昏厥。一问,才知道是难产不下。神医打开药箱,拔出三支大号银针,按准穴位,一针下去,那妇人双目微微睁开;两针下去,那妇人四肢蠕动,张口呻吟。等扎下第三针,只听哇的一声,小孩落草了,是一个白胖的男娃。产妇的脸,也由白转红,露出轻松舒坦之色。
这一喜非同小可,送丧的人一齐围过来,中年男子跪在地上抱着神医的腿,无论如何也不叫走,非请到他家坐一坐不可。
神医和李巧奴被缠不过,只得跟到他家吃了顿饭。这家姓陈,住在西门里刘家胡同。后来,梁山义军二打东平府时,派进去的内应就住在他家里。安道全李巧奴一针救二命的佳话,就一直在这一带流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