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催泪弹、橡皮子弹到水炮:五花八门的反人员防暴非致命武器
从催泪弹、橡皮子弹到水炮:五花八门的反人员防暴非致命武器
说起反人员非致命武器的快速发展,应该说是近三十年来的事情。尤其是冷战结束后层出不穷的反恐、反骚乱事件,更是催生了大量新型反人员非致命武器的出现。最先开始普遍研制和装备反人员非致命武器的,当属欧美的警方。最初,欧美警方装备的多是从军方继承而来的各种枪支,包括自动步枪、冲锋枪和手枪等。正所谓“能制服,勿致死”,这些武器相对于警方的要求来讲,都存在杀伤力过大的缺陷,尤其是在闹市区,很容易误伤无辜。另外,对付因示威而起的暴乱事件,使用各种自动武器无疑会遭到社会舆论的强大谴责。由此,对人员伤害尽可能小又不会伤及无辜的非致命武器便应运而生。
最初专门为警方研制的反人员非致命武器种类并不多,主要包括各种化学刺激弹(催泪)、动能橡皮/塑料弹和水炮等。化学刺激弹有手榴弹和枪榴弹两种,通常装有CN、CS或CR等化学毒剂。这些毒剂均属于暂时刺激性毒剂,无防护人员接触后,皮肤、眼、耳和口腔会遭到强烈的刺激作用,并伴有流泪、喷嚏和呕吐等症状。尤其是眼睛接触毒剂后会产生剧痛、大量流泪、无法睁开,因此这种化学刺激弹也被俗称为催泪弹。
使用时,将催泪弹抛出或发射,弹体落地后引信点火,烟火剂燃烧,从预制的排气孔中高速喷出大量混合有毒剂的烟雾。有的催泪弹还装有各种染料,从而使烟雾具有十分醒目的颜色,以便恐吓人群、使其逃离。这种燃烧型催泪弹的另一个优点是不断旋转、蹦跳并使弹体产生高温,防止被骚乱人群投掷回来或者转移。
其实,欧美的现代警察也许并不是历史上首先使用催泪弹的。早在几百年前,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人入侵南美洲,就曾遭到过印第安人的“催泪弹”攻击。当时印第安人使用的是一种名为马勃的真菌,它看上去很像南瓜,通常有足球那么大,5千克左右,成熟后晒干,只要轻轻一碰就会破裂并喷出浓浓的黑烟。欧洲人来犯时,印第安人大量投掷马勃,其落地后腾起的烟雾足以使人涕泪直流、喷嚏不止。其实,这些黑烟不过是马勃繁殖的粉状孢子。
不过,所谓你来我往,面对警察们的催泪弹,暴乱人群也用自己的“土制催泪弹”给予反击。这种“土制催泪弹”可以说随处可见,这就是轮胎。在欧美发生暴乱的画面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人群点燃轮胎并抛向警察。轮胎燃烧后会产生大量黑烟和刺鼻的气体,不过这在配备有全套防护装备的警察面前并不十分奏效,只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相比催泪弹,橡皮弹/塑料弹和水炮就“粗暴”得多,它们都是利用动能来驱散人群。橡皮弹通常分为枪弹和榴弹两种,前者可以装备普通枪支,外形与一般枪弹差不多,只是弹头换为橡皮或塑料;后者块头要大得多,主要用于大口径防暴枪、霰弹枪以及枪榴弹,外形可以是棍形、球形或块状。虽说,弹头不是金属材料,动能也小很多,可是对于无防护的人员来说,橡皮弹/塑料弹同样非常恐怖,如果被击中一般部位,多数情况下也会因巨大的疼痛而失去行动能力;如果被击中要害,一样会有生命危险。
水炮则属于车载装备,其不仅有高压水柱的动能,通常还掺有染色剂和刺激剂,即使人群能够抵抗得了水柱的冲击力,也会因为各种化学毒剂的刺激而失去行动能力。同时,水炮有一个似乎并不相关的兼职:扑灭被点燃的轮胎、汽车等燃烧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