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记叙网 > 杂谈 > >正文

​恢复高考四十年,追忆那场改变命运的高考!

摘要恢复高考四十年,追忆那场改变命运的高考! 原标题: 1977年12月:人生从此不同 恢复高考四十年,追忆那场改变命运的高考 深圳新闻网 讯 高考,关乎个人梦想,亦牵系家国前程。...

恢复高考四十年,追忆那场改变命运的高考!

原标题:

1977年12月:人生从此不同

恢复高考四十年,追忆那场改变命运的高考

深圳新闻网讯 高考,关乎个人梦想,亦牵系家国前程。

在40年前的这个12月,虽已寒冬却春意盎然,全中国570万名考生一同走进重又打开的高考大门,最终27万名考生脱颖而出,成为“文革”中断十多年后经高考选拔出的第一批人才。高考,改写了无数人的命运,也推开了改革开放的大门。

对于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而言,特区的发展建设,离不开无数移民的奋斗。深圳早期的拓荒牛中,就有不少1977年、1978年参加高考的人。他们怀揣着梦想南下深圳,为经济特区的改革发展奉献了青春岁月,以自己的智慧和心血,浇灌出一座美好的城市。

恢复高考40周年,站在2017,回望1977。今天,我们邀请三位1977年参加高考的亲历者倾情讲述,回望他们当年的高考经历、心路历程,从他们的故事中感受时代的脉搏和奋斗的印迹,以及他们由此改变的个人命运。

1977年,关闭十余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570万出身不同、年龄悬殊、身份迥异的人,走进考场……

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江西南昌24岁的魏达志在苦学数理化感觉无望后临阵磨枪报考文科,每天晚上刻苦学习到凌晨1点;辽宁沈阳18岁的“末代知青”刘深在繁重的劳动之余复习功课,高考那天是他下乡以来唯一没有劳动的一天;而在广东化州,19岁的林场工人陈出新一心想走出大山,在没书没资料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开始了复习……最终,他们都成为了时代的“幸运儿”,通过高考叩开大学的校门后,辗转来到深圳,成为著名学者、知名记者和行政管理者,个人命运就此改变。

那个冬天,不仅是这些“追梦人”个体命运的拐点,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拐点。高考制度的恢复,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中国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重新打通了普通个体公平向上的通道。当年那些心怀梦想的考生,如今都成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魏达志:临阵磨枪改考文科圆梦复旦

考试年份:1977年

考试地点:江西南昌

参加高考年龄:24岁

1977年夏天,24岁的魏达志和往常一样,除了在江西中医学院上班外,偶尔也被借调到江西永修文工团拉小提琴巡回演出。那年10月,当他回到南昌,才得知高考恢复的消息。

这时,摆在他面前的是两大难题:一是距离考试只有3个多月;二是他这个实际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人(1966年小学毕业后学业中断)能够考上大学吗?

其实,在此之前他是有机会被推荐上大学的,但是由于当时可供选择的学校太少,所以他一直在等待更好的机会。

要想考上大学,唯一的办法,就是抓紧时间学习知识,准备考试。受工作环境的影响,他决定报考医学院。需要考试的科目包括数理化。但实际只读过小学的魏达志从未学过这三门课程,只好从头开始学,到处借教材,硬着头皮在两个月之内通读了从初中到高中的数理化课本,明白了基本的原理,也记住了大部分的公式……但他仍然无法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原理。

怎么办?按照这样的方式再努力一个月,要考上大学基本上也是白日做梦。于是在高考前的一个月,他决定另辟蹊径,临阵磨枪并报考文科。他借来图书馆的保留本,按照考试的科目分门别类地做笔记;又在一个月内连续作了八篇作文,并请中医学院的老师为他评点。

他白天照常上班,只能起早摸黑,同时拒绝外出活动,几乎每晚都要学习到凌晨1点以后才能休息。

1977年12月4日、5日,到了正式考试的日子。考试的科目分别是政治、语文、数学、历史与地理。

魏达志特别记得,考试的作文题目是《难忘的时刻》,由于事前有充分准备,他没有打草稿,而是逐字逐句、有条不紊地完成了这篇文章。

两天的高考终于结束,对于总体的考试情况,他的感觉并不太好。于是,他便开始继续准备资料,迎接新一年的高考,似乎有一种不上大学誓不罢休的劲头。

成绩揭晓,魏达志五个考试科目总平均为70.3分,这个成绩,让他感到惭愧。

也许是苍天不负有心人,因数学题目出得太难,江西的文科考生普遍没有考好。因此,上级决定对江西文科考生的分数重新计算,即除掉数学,只算文科科目的分数。这对于魏达志而言,无疑是天赐良机,因为他的政治考分是89分、语文93分、史地90分,平均为90.7分。

1978年1月4日,江西省招生办公室公布了文科的录取线:86分。次日,魏达志接到了体检通知。当时南昌市东湖区考生共千余人,但参加体检的却只有14人,可见竞争之激烈。

1978年2月3日,魏达志意外地得到江西中医学院教务处马世良老师转来的通知,说他被复旦大学历史系录取。这样的好消息,简直让他难以置信。

2月7日,魏达志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来自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走进大学的殿堂,对于魏达志这样一个仅仅受过小学教育的人,无疑是走进了云山雾海之中,排山倒海的知识冲击波,琳琅满目的图书资料库,令他应接不暇。为了面对《中国古代史》与《古代汉语》中的那些艰涩深奥的字眼,他的书包里总是放着一本《新华字典》。

1982年1月,魏达志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著名历史学家朱维铮先生助教,同时也参加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后又担任复旦大学校长顾问、著名中国思想文化史学家蔡尚思教授学术助手。

1983年,魏达志和同学特意来深圳考察,感受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氛围,深受吸引。1984年底,魏达志顺利调入深圳,参与筹建深圳博物馆。

1992年,魏达志晋升高级经济师,1993年获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由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确认为深圳市杰出专家。后担任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并被评为经济学二级教授。先后任深圳市政协三、四届常委,人大四、五届常委,现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

自1989年因病双肾衰竭至今,28年来,魏达志虽常常卧榻在床,但著述依然颇丰。目前已出版各类著作26部,7部学术著作获奖。

“当时这批(77、78级)大学生入学时大多有理想,也有阅历,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特别强。毕业后,他们为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及时输送了大批学有专长的青年知识分子。”魏达志说。

刘深:命运在那时拐了一个弯

考试年份:1977年、1978年

考试地点:辽宁沈阳

参加高考年龄:18岁

1977年8月,刘深从家乡沈阳中学毕业,那一年他刚好18岁。

他曾将自己命名为“末代知青”,因为自己下乡才几个月就遇到了高考制度的改革。而40年前那场高考的考生中,相当大的比例来自数以千万计的“知识青年”。

恢复高考一宣布,父母就不停给刘深写信,并寄了大量复习资料,反复叮嘱他一定要珍惜这次考试机会。于是,他在繁重的劳动之余开始复习功课。

高考的日子终于来临了,那一天是他下乡以来唯一没有劳动的一天。考场设在公社的中学里,要走一个多小时的路。教室里生了两个火炉,但刘深依然感到很冷,浑身直打哆嗦,不知是紧张还是寒冷,写字的手总是不听使唤。

他至今依然记得,有一道语文题是分析句子成分——“雷锋为人民服务的心最红”,他写道,“雷锋”、“人民”、“心”,肯定是名词,“服务”是动词,“红”是形容词,其余两个字说不准了。

“就这样的语文水平,在当时的考生中算是不错的了,那一年我的语文成绩是七十几分。”那时的刘深不曾设想,多年以后,自己竟然能够成为一个以文字为谋生工具的记者。

成绩公布,刘深的分数进入了体检线,但是最终却因填报志愿过高,没有被录取。

因此,半年之后,当刘深第二次参加高考时,第一志愿填写的只是本省的普通本科学校。“那个时候,不要说上大学,能回城当个工人都求之不得。”

1978年秋,刘深考入辽宁师范学院(现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命运在那时拐了一个弯。

入学那年,刘深19岁。班里应届毕业同学凤毛麟角,他算是年龄小的,年龄最大的有超过30岁的老大哥,早已娶妻生子,“隔代感很强”。

辽宁师范学院在大连,大海的气质对刘深影响很大,“我是在海里学会游泳的”。

有幸的是,他遇到了一些非常优秀的老师,比如教古代汉语、古代文学和现代汉语的老师都很好。“我们的系主任康老师是个老太太,据说是闻一多的学生,偶像级别的。”

回首往事,刘深觉得十分庆幸和感恩。“在少年和青年时代,遇到好的老师是无比幸运的事,可遇而不可求,它决定了你的人生方向和轨迹,影响了你的价值观。”

大学毕业后,刘深回到故乡沈阳,在母校沈阳二中任教。先后担任过高中语文教师和校团委委员,因为教学成绩优异,他任教的85届高三文科班语文平均分全省第一,因此被评为1985年度的沈阳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

但出于个人的新闻梦想,刘深决定通过考研离开教育界,这一直是他耿耿于怀的心结。

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复习考研,终于在1988年如愿以偿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这时,刘深已经29岁,距离高考整整过去了10年,但他却感觉,新的人生和未来像10年前一样在眼前闪耀。

研究生毕业后,刘深没有选择回到故乡,而是来到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经济特区,这时他已31岁,儿子7岁。

在深圳,刘深曾经在《深圳法制报》、《人民法院报》深圳记者站当记者,后来进入深圳报业集团,先后担任过深圳商报社会部副主任,深圳晚报经济部、特稿部主任,深圳晚报副总编辑。

“值得自豪的是,我作为较早的深度调查记者的头儿,上世纪90年代率领一支精英小队,24小时活跃在采访一线。”据刘深介绍,那时,特稿部的记者BB机号码是刊登在《深圳晚报》头版上的,刘深的名字是第一个,“几乎90%多的传呼首先是拨打我的号码”。

在深圳晚报担任主管采访、发行和社会活动的副总编辑时,刘深还要兼顾签版,非常辛苦繁忙,所有的节假日都在工作岗位上。期间经历了深圳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参与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等重要采访任务。

在深圳新闻一线工作的那些日子,刘深最难忘的是他采写1992年股票风波的长篇通讯《八月冲击波》,该作品获得首届深圳新闻奖特别奖(第一作者和执笔人)。“作为职业媒体人和报人,可以说无愧于职业和使命。”

回首40年前,刘深认为,那个年代的激情属于时代,也深深地影响了每一个热血青年。今天的学子只能通过书本去想象过去的年代,然而,每个年代的人生都不可复制,都值得铭记。

“不遗忘历史的意义,就在于你自己也不被历史遗忘。”刘深说。

陈出新:高考改变了一生的轨迹

考试年份:1977年、1978年

考试地点:广东省化州县

参加高考年龄:19岁

“高考改变了我一生的轨迹!那一年,我19岁,算是比较年轻的高考考生。”从一名小学教师到林场辅导员,再到书记员、法官、行政管理者,现任宝安区教育局专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的陈出新,至今仍记得当年的高考试题,语文广东卷只有一道作文题《大治之年气象新》。

回首往昔,他依然打心里觉得,这辈子做得最重要也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就是“参加高考”。

1974年,从化州县环城中学完成高中学业的陈出新,完成了人生中第一阶段的学习积淀,并回到化州县河东小学,成为一名代课老师。

随后上山下乡来到林场的他,由于肚子里有点儿“墨水”,当上了林场辅导员。直到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他带着豪情,在没书、没资料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开始了复习。

1977年12月第一次参加高考,陈出新心气极高,第一志愿填报了北京广播学院,还有中山大学历史系等,但遗憾的是只考了227分,以低于最低录取分数线230分的3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

在陈出新的心中,高考不啻人生唯一的出路,1978年7月他从头再来,一心走出大山的他放低了目标,高考志愿仅填报了一所中专。

幸运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当接到姐姐从县城转了两三道电话传来的录取消息时,陈出新跳了起来,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可能就此完全改变。他掉着眼泪和其他知青道别,林场还专门派人用手扶拖拉机将他送回县城。

品学兼优的陈出新在学校里显示出了自己巨大的潜力,学业优异,还担任着学生会主席、班长等职务,1980年一毕业就被湛江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选为书记员,成为唯一一个在学校就得到分配的学生;1985年,好学的他再次进入设于雷州师专(湛江师范学院前身)的干部专修班就读大专。

陈出新坦言,这两年系统的政治理论专业学习,对他日后人生的学识构建和学习能力培养影响极大,也完成了他自身整体素质的综合构建。

学无止境,陈出新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孜孜不倦,1987年从雷州师专毕业的他,入读了最高人民法院开办的全国人民法院业余大学,用3年时间完成了法律专科学习,而后,参加了中山大学为期两年的在职本科学业学习。

1994年,出于对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氛围的向往,陈出新调任宝安区人民法院,从此在深圳法院和行政系统兢兢业业地工作。

工作43年,读书读了25年。直到2004年,已过不惑之年的他,选择再次攻读澳门科技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

“如果不是机缘不巧,我应该已经完成了武汉大学的法学博士课程。”陈出新虽然略感缺憾,却依旧笑言,“人生没有如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而这一切都要感谢高考。”

“知识改变命运,人需要读书,跟上时代的步伐。正规大学的全日制教育,对人一生而言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系统的专业学习会内化为一个人的精神修养。”陈出新说这几乎是自己穷尽一生最珍贵的心得。(深圳晚报记者 王炳乾)

恢复高考四十年,见证改革开放史

何培基

1977年高考距今年2017年,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十个年头。

朋友,你见过汇集一共11届考生的一场全国性的大考吗?

那是一场古今中外考场上罕见的空前绝后的历史性考试。它跨越了从1966年至1977年整整十一年的历史,值得我辈永生铭记。

平地响春雷,久旱逢甘露。

如果说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元年,那么1977年的恢复高考,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序曲。

如同巨响的春雷,它唤起了千万年轻人或者不太年轻的人及其家庭的希望和信心,唤起了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尚,它是紧逼那一代人自我成长和蜕变的契机。

对“七七、七八现象”的反思

当代教育史家称1977年和1978年恢复高考的招生为“七七、七八现象”。

这是四十年前那个特殊年代产生的“现象”,然而人们要拷问历史:这个“现象”有何异乎寻常的特点呢?

笔者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接受共和国的高等教育,之后又从事高校教职半生,因而对这种“现象”的特点有着较深的体悟:其一,“七七高考”集十一届(从1966年至1977年)考生同时齐上同一次应试,因而考生年龄差异悬殊。其二,那场考试,集十一年人才积淀之优势,虽录取率甚低(据官方统计,首届录取率仅为3.4%),但能考上者确系学有专长的人才。其三,七七、七八级大学生,多数人经历过各种磨难,所以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期间学习生活,普遍为失去的青春年华而勤奋学习、立志报效祖国、回馈社会。实践证明,这批大学生确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他们学成之后都为中国发展奇迹的创造做出了优异的贡献,都无愧于时代给予的特殊机遇。

恢复高考就是恢复公平、正气

平心而论,目前在我国循例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全国性“高考”,是被社会公认为比较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人才的良性机制,至今仍无任何一种形式可以取代。

历史的机遇终于到来。1977年10月21日(即农历丁巳年重阳节),中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重大消息,并透露该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这就是“七七高考”。

其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招生录取曾经作了十分鲜明的指示:“不管招多少大学生,一定要考试,考试不合格不能要。不管是谁的子女,就是大人物的也不能要。我算个大人物吧!我的子女考不合格也不能要,不能走后门!”;“对实践经验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岁,要注意招1966、1967两届高中毕业生”。邓小平掷地有声的指示,充分表明恢复高考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丝毫不得含糊。

天翻地覆的巨变

自从1977年9月国家决定恢复高考,便立刻在全国掀起巨大的波澜。

笔者手头有一部北方某大学七七级、七八级恢复高考40周年纪念文集,该文集汇集120余篇稿件,均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校友,真实记录了那个时代发生的生动感人故事,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近40年间,从国内生产总值看,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744127亿元,增长了200多倍。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第一制造大国、第一人力资源和科技大国。

再看脱贫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让8亿人脱贫,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为越来越多的世人所瞩目。四十年间,国家的社会环境和人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

次说改变人生。现就从上文提及的七七级、七八级恢复高考40周年纪念文集中所刊登的100多篇文章中,择其中典型事例略加说明。

事例一:宋先生。从内蒙古牧区知青到工商管理硕士。

1949年出生,67届“老高二”,插队内蒙古牧区,参加77高考已近“而立之年”以总分第一名考入大学。毕业后在校任教,在加拿大取得工商管理硕士。曾在北京世界顶级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翰威特公司担任首席代表,创办翰威特公司北京办事处,客户都是世界500强公司,组建全球历届海外观众金奖获得者的QQ群、微信群,为国家的改革建设出谋划策。

宋先生感言:恢复高考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改变了国家的前途。曾作诗表心迹:生来死去悬一线,有界无涯渡两边,云卷云舒遂心愿,立功立德复立言。

事例二:盖先生。从已有10年工龄的工人到国家CCAL评审、高级工程师。

1947年出生,66届“老高三”,考前已满30岁并拥有10年工龄。入学后方知比大多数同班同学小7~8岁甚至10多岁,属大龄大学生。1981年大学毕业从事机动车检测、鉴定30余年,评为正高级工程师,曾荣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曾担任国家CCAL评审专家。现已年满70周岁,仍然退而不休,继续用自己的专业之长服务于社会。

盖先生感言:回想40年前的高考,我从内心里感谢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是他给了我这样的66届高中毕业生一次高考的机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了报效国家的机会。40年前的恢复高考是我们国家恢复法制、走上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国家的命脉不能断,人才培养延续不能断。

事例三:刘先生。从乡下插队知青到博士生导师。

1955年生,高中毕业后,成为下乡插队知青,在广阔天地环境中被选举为大队团支部书记并任小学教师,入党后又调到公社安置办公室任负责人。1977年参加高考入学后,连续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在大学精仪学院从事光纤传感与光电检测技术研究,带领一支百名由青年教师、博士后组成的研究团队从事专项研究,已成为光学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刘先生感言:今年2017迎来全国恢复高考40周年,这是一个于公于私都值得纪念的大事件。作为恢复高考的首届使命并未完成。七七级的历练奠定了我们的高水平发展的扎实基础,也成为我人生的宝贵财富,我虽达退休年龄,但我仍然在求索的路上。

回味高考,感慨人生;述说高考,记录历史。

2017年,中断10年之后的第一场全国性大考已走过40个年头,如何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呈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及其产生的重要性影响,仍然是今后一个必须延续的重大课题。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回忆之文如同水珠,折射出40年前那个特殊年代的岁月之光,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这段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历史。(作者系华侨大学文学院退休副教授)

高考40年大事记

●1977年

因“文革”中断十余年的高考

制度恢复。

●1983年

国家教委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

●1985年

43所高校进行招收保送生

试点。

●1990年

高考正式实行标准化考试,共考9个科目。

●1999年

高校扩招,推行“3+X”科目考试方案。

●2001年 取消考试年龄和婚姻状况限制。

●2003年 夏季高考提前到每年6月举行。

2012年 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各地出台异地高考办法。

●2014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作为试点,上海、浙江率先出台改革方案。

2017年

上海、浙江两地迎来全新的“3+3”模式:外语可考两次,自选3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总成绩。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