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记叙网 > 杂谈 > >正文

​为什么人死了才知道珍惜 为什么人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摘要为什么人死了才知道珍惜 为什么人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张少华老人的离世,再次引起了我对死亡和得失的思考。 诗歌《有的人》中曾这样写到: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

为什么人死了才知道珍惜 为什么人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张少华老人的离世,再次引起了我对死亡和得失的思考。

诗歌《有的人》中曾这样写到:“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逝者已逝,在痛定思痛之后,往往带来更多的是,人们无限的宽容和缅怀的赞礼。


在第78届金球奖颁奖典礼中,“黑豹”查德维克·博斯曼凭借剧情类电影《蓝调天后》获得最佳男主角,成功封帝,他的遗孀在当场代领奖项,引得在场嘉宾一片唏嘘。

他在生命最后四年带病演出的励志经历,也再次被放大到众人眼中,知情之人无不表露叹惋之情,对他的演艺生涯做出高度评价。


无独有偶,不论是否看过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影迷们大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希斯莱杰之后再无小丑”。

不能否认,在饰演小丑一角时,希斯莱杰富有表现力的演技的确超凡脱俗,展现了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更多人却是在他去世之后,才去关注他,认同他,将他一跃捧上神坛。澳大利亚电影官方机构甚至设立了“希斯莱杰”专项基金,鼓励更多年轻人发展电影业。


他们能获得如此礼遇,其实并不让人惊讶。但我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这一切殊荣,总是以悼念的形式姗姗来迟?为什么仿佛只有去世之后,才能真正体现出生前的价值?

文森特·梵高在开枪自尽之时,绝不会想到自己的一幅《星月夜》,原来可以卖出40亿的天价;在铁轨上衣衫褴褛,心情绝望的海子,又怎能意料到自己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治愈了千万人的心灵?


经济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损失厌恶”,大致观点是在面对同样的收益和损失时,人们往往认为损失让人更加难以接受。这一概念,放在心理学领域同样适用。

在一次实验中,科学家为了体现一个杯子的价值,于是将自己手中的杯子卖给了一半的实验对象,紧接着又让他们将自己手中的杯子卖给另外一半人。按照常理,杯子的价值其实是保持不变的,而实验结果却出人意料:实验对象在转卖杯子时,可以接受的价格绝大多是是买入价的两倍甚至更多。


从这个实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对一件物品的价值其实并没有清晰的定位,但是在他们不得不失去它时,这件物品的价值便会在无意间迅速上升。

换句话说,负效益的难过程度,往往是正效益愉悦程度的两倍以上。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逝者或者他们留下的作品,会更加让人记忆深刻。

在生活中,我们虽然并不常经历生离死别,也往往也面临着“失去才懂得珍惜”的问题。你是否有过这样的苦恼:

童年时一个不太心爱的玩具,在随手摆放后再也没有找到,于是你感觉到特别惋惜;

在冰箱里存放的水果和蔬菜,其实并不太合你的胃口,等到发现过期或者变质你必须丢掉他们时,你竟然觉得有些可惜;

在一段感情之后,你因为种种原因提出分手,抱着“下一个会更好”的想法只身离开,却无意中在拿前任和现任进行比较,于是前任的一些优点也被放大了……


其实他们的价值并没有改变,只是你自己的内心在作祟罢了。正如那句歌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我们往往倾向于用自己的得失来判断一件事情本身的价值。实际上判断一件事物价值,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重要的是,你需要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你喜欢的外套,即使是十八线外的地摊货,也不影响你大方地展示给他人,你喜欢的人,即使在别人眼中有些缺点,也不影响在你眼中闪闪发光。

所以,不要等到失去之后,才后悔莫及。珍惜当下,做出权衡,是我们每个人都值得思考的问题。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