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初二家长的十条建议
给初二家长的十条建议
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其中初二学生尤为明显,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还有人认为初二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初二学生最难管理,被称之为“初二现象”。
初二是人生中最重要、最宝贵的时间,青少年及其家长都应该了解这些变化,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以顺利度过这一美好时光。
心理特征:此阶段绝大多数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男生女生身体都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变化,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青春期烦恼。这个年纪的孩子独立性有较大的发展,自尊心增强。表面上好像什么都不在乎,实际上从众心理很重,既想标新立异又担心脱离集体。于是有的孩子出现了紧张、焦虑、自卑等不健康心理,进而出现程度不同的对抗情绪,逃避、说谎、破坏、暴力等青春期叛逆行为。
沟通重点:青春期性成熟带来的好奇心,促进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怎样去认识爱情,处理对异性的好感需要正确引导。但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逆反心增强,和父母交流逐渐变少。这段时间,家长一定要降低“姿态”,多和孩子进行平等性的沟通,随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及时展开心理疏导,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心理轨道上发展。不仅初二,连同高二也是一样,都处于学习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学科内容加大加深,孩子此阶段学习上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分层,需引起高度重视并提前准备。
青春期的孩子是敏感而脆弱的,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要改变教育模式。这十条建议,送给家长们!
第一、做好亲子关系,平等沟通,话题不要谈学习和作业,多鼓励,少责骂,尽量多让孩子讲话,你做倾听者,不替孩子做决定。
第二、保存每科老师的电话号码,多角度和老师沟通,至少保存两个同学及家长的电话号码,方便联系。
第三、注意孩子的交友情况,关注他们使用手机和电脑的频率,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抱怨工作,说人是非。
第四、不要在孩子面前长时间地玩手机、玩电脑,每周和孩子来一次有仪式感的谈话,凡事要总结规划,不能处于无序状态。
第五、可以关注孩子的成绩,但不能只看分数,而要看变化和提升。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学校和老师,有问题及时和老师沟通。
第六、善于做个安安静静的观众,观摩鼓掌就好,孩子和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最好鼓励他们自行解决。
第七、要让孩子参与家庭事物,特别是家庭大事。比如家里老人病了,周一到周五你照顾,周六、周日让孩子照顾,这样你老了他也会照顾你。
第八、鼓励孩子阅读、运动、去郊游、做公益,多陪伴孩子,任何时候,都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与他们平等对话。
第九、父母教育观念要高度一致,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切忌在孩子面前猜疑和争吵,永远不要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第十、告诉孩子,父母对你有情你会很幸福,父母对你无情你会过得很惨。你对别人无情,这个世界就很冷酷,你对别人有情,这个世界就很美好,比起学习,学会做人更重要。
我是家爱社工的心理师苏丹,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如果家长们有不能解决的育儿、家庭矛盾、情感等问题可以私信我。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明天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