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变节》(二)
中篇小说《变节》(二)
变节
作者:叶长亮
寂静的小路上,天气寒冷寂寞的旷野上只有他自己孤零零的赶路。他不知富顺饭店那边的情况如何,他一遍遍默念着接头暗语,也不知这次要的取神秘西药是何物。几年来的斗争是残酷的,仅仅三分区,已经牺牲了两任区长,都是些久经考验的好同志,他们的音容笑貌依然萦绕在他的脑海里,永生说不上痛苦和悲伤,只觉得惋惜和留恋。想想自己也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日本鬼子的残暴,多少无辜的乡亲都死在了他们的屠刀之下。为了给乡亲和同志们报仇,他觉得自己的牺牲并不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即使自己死也一定要拉上几个鬼子汉奸才解心头的恨。
想着想着, 永生又想到了自己的媳妇英子和闺女小妮子,不知她俩现在如何了,虽然离家不远但已经将近两个月没有回家了,虽然想念媳妇和孩子,但斗争太残酷了,也实在脱不开身。
他想到她俩,永生不由自主的笑了,他和英子从小青梅竹马,结婚后生了女儿妮子,妮子懂事可爱,是啊!如果不是可恶的鬼子,自己的生活应该是多么的安逸和幸福。然而这一切仅仅是个愿望,希望它能早点到来。
最近听说英子还当上了村妇救会主任,永生下定决心,这次完成任务自己一定回家看看她们娘俩,这次进城顺便给他娘俩买两块洋布,叫他娘俩也高兴高兴,想到这沉闷压抑的心竟然如同夏日的槐花一样,繁盛怒放起来。
来到县城城门已经九点多钟了,懒洋洋的太阳无力地照着城门边上的两个鬼子和四个伪军。两个戴着钢盔的鬼子好像有点心不在焉,两人把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背在身后,各自叼着一根烟卷,对脸小声的说着听不懂的日本话,不时的还哈哈大笑起来。
四个伪军倒是认真许多,骂骂咧咧的检查着过往百姓的良民证和携带的物品,乡亲们都不敢直视这几个伪军,更别说那两个鬼子,即便如此挨上一枪托,也只能点头哈腰地陪不是,然后赶紧知趣的“孝敬”一下呲着牙要咬人的几条狗,因此值日看城门就成了这群日本狗争抢的肥差。
到了永生,两个伪军看了看永生的良民证,又检查了放在独轮车上的褡裢,褡裢里除了两个高粱饼子,啥都没有,伪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放永生进了城。
县城永生经常来,富顺饭店是一个军区的接头地点,除了军区、县委少数几个领导知道外,对一般人员是绝对保密的,永生也是仅仅联系过两次。
对于饭店的组织和内情,他一概不知,联络也仅仅通过事先约定好的暗号,而后匆匆离别,之所以如此完全也是因为斗争的残酷。永生明白,如此一来即使一个环节暴露,也会尽量的把损失降到最小。但每次和战友们眼神相碰的瞬间,永生也会感到无限的力量和深情。
永生看时间不晚,又还没有接任务,于是永生顺便去了县城的荣盛祥给英子娘俩每人买了几尺花洋布。伴着伙计脆脆生生扯布的声音,永生仿佛觉得英子娘俩就站在他的身边,英子含情微笑地看着他,女儿妮子更是拍着手欢喜地跳着。
永生接过伙计用纸包过的洋布,放在褡裢里,不放心扯开褡裢看了又看,然后欢喜的摁了摁那装满幸福的褡裢。
幸福和温情只是瞬间的事,还是任务要紧,于是永生加快了脚步,推着车向西关富顺饭店走去。
街上的人不少,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紧张和不安,匆匆忙忙各自走自己的路,生怕东张西望招来汉奸鬼子的盘问,尤其是汉奸,只要被这帮狗娘养的盘问,轻了搜了钱财踹上几脚,重了被抓进侦缉队,少说也得叫你脱层皮,然后狠狠地敲上一笔竹杠,让你倾家荡产,无缘无故丢了性命也不是多稀奇的事情。老百姓就像那寒风中摇曳的枯叶,无依孤苦随时都有被吹落的危险。
永生迈步进了富顺饭庄,因为不到饭时饭店的人很少,只有两个年轻人在柜台不远处喝闲酒。伙计热情地招呼道;“客爷,吃点啥啊!”永生看了看伙计,笑笑回答道;“啊,兄弟,我找你们掌柜的,听说你们这里需要果木柴?”
“啊,你有果木柴啊,来来……”正在柜台里低头算账的高个先生抬起头招呼道。永生走到柜台前忙对高个掌柜先生说道;“听朋友刘林果说你们饭店需要一些果木柴”
“刘林果,可是乌马营的刘林果”“是啊,他表哥在贵处灶上。”“需要倒是需要,你有多少斤啊”“一千来斤吧”“几成干啊”“六七成,柴是有点湿,价钱掌柜的你看着给吧,还来时林果说他上集放在这里的高粱米让我给他捎回去。”高个掌柜的环顾了一下四周,大声对永生说道;“好,兄弟是个实在人,柴你这两天送来就行,高粱米就在后屋,你跟我来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