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之后任人评说!傅聪曾说“不想有下辈子”,此生终究无愧父亲
百年之后任人评说!傅聪曾说“不想有下辈子”,此生终究无愧父亲
令人唏嘘!2020年最后的几天,突然传来噩耗:当地时间12月28日,据奥地利音乐频道消息,钢琴家傅聪因感染新冠病毒于当日在英国逝世,享年86岁。
傅聪与肖邦都享有“钢琴诗人”美誉,曾被德国大文豪赫尔曼·赫兹称为“肖邦作品的真正诠释者”,而傅聪与肖邦,同样离开故土多年,同样溘然长逝于异国他乡!
对热爱古典音乐或者熟读《傅雷家书》的国人来说,这个消息来得太过突然。
就在两天前,傅聪的学生、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教授孔嘉宁发文透露,傅聪与妻子卓一龙都感染了新冠:“傅先生已经住院两周,希望他能挺过来。”
谁料刚有消息说傅聪的情况不算危殆,还没上呼吸机,就传来他去世的噩耗,令人错愕不已。
傅聪1934年3月10日生于上海,父亲是著名翻译家傅雷、母亲是朱梅馥,一部纪录了父子书信的《傅雷家书》影响了几代国人。
傅聪有三段婚姻、两个儿子,现任妻子卓一龙也是知名钢琴家。可惜的是,傅聪的两个儿子均未子承父业,一个从事金融行业、一个研究哲学。
对傅聪其人,几十年来始终充满争议。有人是因《傅雷家书》而了解,有人是因他弹奏的“肖邦”而了解,但他自己曾如是说:“百年以后,人家怎么说我,反正我也管不了,一定有很多莫名其妙的说法,身后名利的事情,无所谓。”
虽如此,但傅聪在音乐上的成就有目共睹,曾被称为“中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他晚生了肖邦一百多年,却是公认在灵魂上跟肖邦最相通的钢琴家:他们同样经历“去国怀乡”、同样饱受爱情之苦、同样拥有纯净而火热的灵魂。
在《傅雷家书》中,傅聪的信中如是说:“我觉得,肖邦呢,就好像是我的命运,我的天生的气质,就好像肖邦就是我。我弹他的音乐,我就觉得好像我自己很自然地在说我自己的话。”
上图:傅聪和父亲傅雷
傅聪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为了培养傅聪,傅家的长辈可谓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朱梅馥把嫁妆卖掉,为傅聪添购了一部钢琴,傅雷则亲自以工整的字迹为傅聪抄谱,甚至为了让儿子专心学琴,傅雷不再让傅聪到小学念书,亲自以自己的教学方法来培育傅聪。
上图:傅聪和父母在一起
傅雷曾经很骄傲地在家书中写道:“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哪个人教育一个年轻的艺术学生,除了艺术以外,再加上这么多的道德呢?我完全信任你,我多少年来播的种子,必有一日在你的身上开花结果——我指的是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上图:傅聪练琴、父亲倾听
1954年,时年20岁的傅聪前往波兰留学,1955年便在第五届国际肖邦钢琴大赛获得第三名以及波兰舞曲《玛祖卡》的最佳演奏奖,书写了中国人在肖赛获奖的纪录。
他在留学期间与父母的联系,几乎全靠信件往来,《傅雷家书》收录的正是这一时期的家书。
上图:家书手稿
由于傅雷的遭遇,傅聪在1959年从波兰出走伦敦,在彼时的中国引发轩然大波。
虽然傅聪出走的举动,避开了父子互相揭发的不堪场面,却也一定程度“害苦”了留在中国的父母和弟弟傅敏。
至今,他仍为此饱受争议。
上图:1959年,傅聪在伦敦,注视着写有自己名字的演出海报。
1966年9月3日,傅雷与妻子朱梅馥因为不堪忍受委屈上吊自杀。傅聪还有个弟弟傅敏,当时也过得很艰难。
上图:人到中年的傅聪与傅敏
父母去世后两个月,傅聪才从法国的朋友那里得知噩耗。
1979年,傅雷被昭雪平反,傅聪才终于再度踏上中国的土地,参加父母的追悼会。
后来,傅聪回忆起这段经历满心愧疚:“我出走的时候,心情很复杂,因为那时候国内没有艺术,而我离开艺术就没法活下来!”
上图:兄弟俩在父母的追悼会上
肖邦作品中种种复杂情感,对故土时时刻刻的怀念化成音符,流淌在傅聪的音乐里。
从那时起,傅聪几乎每年都回国,不论演奏还是大师班讲学,即便受严重的腱鞘炎所困扰,他也从未有一天停止练琴。
肖邦的一生受尽了“情”字的折磨,而傅聪也拥有多舛的爱情婚姻历程。
第一段婚姻是跟小提琴家曼纽因的女儿弥拉,两人在1960年底结婚,傅聪在岳父的帮助下,迅速在欧美乐坛窜起。
上图:傅聪与第一任妻子弥拉
才子配佳人,一段佳话。傅聪与弥拉有个儿子傅凌霄,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两人发现性格差异太大,一个外放直接、另一个内敛含蓄,经常有各种分歧。
而且傅聪经常在外演出,两人聚少离多,最终感情破裂,在结婚九年后,他们离婚了。
上图:傅聪与第一任妻子弥拉
傅聪的第二段婚姻很短暂:1973年,他与韩国驻摩洛哥大使的女儿玄禧晶结婚,但是两个人很快发现彼此不合适:“我们结婚三个月就无法共同生活。”
第三段婚姻,傅聪幸运地遇到了他的“知音人”也是“知心人”——生于厦门的钢琴家卓一龙,她比傅聪小6岁,毕业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之后留校任教,是海外华人进入英国最高音乐学府担任教授第一人。
两人在70年代中期结婚,婚后生了一个男孩名为“傅凌云”,由于共同的文化背景以及同为钢琴家的经历,让他们彼此理解、相互包容,两人牵手走过了40多年,堪称琴瑟和鸣。
上图:傅聪与卓一龙。
灵魂上的共鸣、经历上的肖似,傅聪演奏的肖邦技巧上也许算不得十分完美、但是流淌其中的感情,却令听众无法不为之动容。
欧洲乐评人曾以《钢琴诗人》为题,如此评论:“在傅聪的思想与实践中间,有一股灵感,达到了纯粹的诗的境界。他在琴上表达的诗意,不就是中国古诗的特殊面目之一吗?他镂刻细节的手腕,不是使我们想起中国画册上的画吗?”
傅聪的成就并不限于演奏肖邦,从巴洛克时期的斯卡拉蒂,到古典时期的莫扎特,再到浪漫派的舒伯特、印象派的德彪西,都在他擅演的范畴。
“我是音乐的奴隶,我希望给人们带来的不只是肖邦这一个瑰宝,我还想做得更多。”
跟随傅聪多年的助理说,他不讲究吃、也不讲究穿,只有一件事最在意:练琴。
每天练琴长达六七个小时,练到开心时,像个孩子一样。
只有在音乐面前,傅聪才始终保留了一颗“赤子之心”。
虽然两个儿子均未子承父业,但是傅聪令人意外地说:“我并不鼓励他们,当音乐家太苦了!”
有媒体问傅聪:您下辈子还想当音乐家吗?
他说:“我不希望有下辈子。”
傅聪去世的消息传来,古典乐界一片悲伤。李云迪在29日凌晨3时许,发文哀悼傅聪。
郎朗也在获知消息后发文表达哀思:
赖声川导演发文追忆傅聪:“纪念他的方式,就多听他的唱片吧!在他的音乐中有太多的秘密,以及时代的痕迹。”
PS:说起肖邦与中国的缘分,一定离不开两位钢琴家:傅聪、李云迪。
傅聪,是我国首位在该赛事中取得成绩的钢琴家;李云迪则是首位在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中获得金奖的中国人,希望能传承下去吧!
上图:傅聪在肖赛获奖。
傅雷曾写给傅聪一句话:“做人,才做艺术家,才做音乐家,才做钢琴家”。
纵然傅聪此生不惧旁人评说,他却始终不敢忘记父亲的这句话:“我一辈子都没有违背这个原则”。
如今傅聪溘然长逝于异国他乡,只愿他能在天上与父母团聚了。
百年身后事,自任人评说。傅聪的一生,是与非、情与爱、伤与痛,都在他的音乐里。
今日主笔:某小刀。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