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临潼区:攀登骊山,寻访兵谏亭,仰望蒋介石藏身处
西安市临潼区:攀登骊山,寻访兵谏亭,仰望蒋介石藏身处
在西安市临潼区南侧的骊山上,树木掩映中,有一座亭子,名为“兵谏亭”。1936年12月12日清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在这里被东北军官抓获。后来,人们修建此亭,以示纪念——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2004年5月1日,游览华清池时,我曾经抬头看到兵谏亭。但是,它属于骊山景区,跟华清池景区不在一起;2007年5月2日,我第一次登上骊山,终于来到兵谏亭旁。如今,华清池与骊山景区已经连为一体,离开华清池后门,可以直达兵谏亭。
1982年2月23日,作为西安事变旧址的一部分,兵谏亭被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竖立的“国保”碑上,错写成“2月20日公布”。
最初,戴季陶在此修建砖木结构的纪念亭,取名为“正气亭”。1946年3月,在“西安事变”十周年之际,胡宗南组织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捐款,重新修建了这座钢筋水泥结构的四角亭,命名为“蒙难亭”。
1949年5月20日,临潼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将“蒙难亭”改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西安事变”五十周年前夕,为了缓和两岸关系,正式更名为“兵谏亭”。随后,一块精美的蓝田玉匾额,被镶嵌在亭子的正上方,镌刻着著名书法家宫葆诚书写的“兵谏亭”三个隶书大字。
兵谏亭全貌
兵谏亭匾额
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许,在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指挥下,东北军卫队直扑华清池的蒋介石住处。酣睡中的蒋介石,突闻枪响,仓惶起身。在两名侍卫的搀扶下,从五间厅的后窗逃跑,攀登至骊山的半山腰,躲藏于一条石缝上方的洞内。
此洞就位于兵谏亭东侧,一块巨大的“虎斑石”旁边,也被称为“蒋介石藏身处”。如今,这里安装了铁链,游人可以爬上去。但是,当年没有铁链,蒋介石穿着睡衣,爬上这么陡峭的石缝,屈身于寒冷的石洞中。这是一件多么痛苦和耻辱的事情?
虎斑石
蒋介石藏身处
大约清晨8点左右,蒋介石被搜山的东北军官发现,然后送往西安市新城黄楼的东厢房暂住。在“西安事变”发生后,接下来的十四天里,全国上下,一片沸腾。怎么解决此事,怎么处置蒋介石,成为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问题。
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亲自陪同蒋介石,乘飞机离开西安前往洛阳。12月26日,蒋介石抵达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事后,蒋介石曾经藏身的地方,成为国民党军政大员进行“歌功颂德”之处。
陈立夫、陈果夫、戴季陶、陈诚、胡宗南和卫立煌等人题写的“蒋委员长蒙难处”“民族复兴纪念石”“虎谷龙岩”“天地正气”“仰之弥高”“精诚为国 乃开金石”“正气浩然”等手迹,先后被镌刻在兵谏亭周围的山石表面。上个世纪60年代,部分的题刻被剔除,但是依然残存痕迹。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曾经的题刻被恢复,还补充了许多精彩题刻。
民国时期的题刻
丹心照汗青
至大至刚 大地垂辉
虎谷灵岩
史垂千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