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记叙网 > 娱乐 > >正文

​张曼玉归来,怎么美成这样

摘要张曼玉归来,怎么美成这样 转眼间,张曼玉息影已近二十年。不变的是,女神仍旧是美得高级,无人能及。 如今再次出现在镜头前的“曼神”,比她演过的所有角色都通透洒脱、韵味...

张曼玉归来,怎么美成这样

转眼间,张曼玉息影已近二十年。不变的是,女神仍旧是美得高级,无人能及。

如今再次出现在镜头前的“曼神”,比她演过的所有角色都通透洒脱、韵味悠长,令人精神提振。

作者丨灯灯

来源 | 麦子熟了

近日,久未谋面的张曼玉突然携手新短片归来:

图源:网络

依旧苗条的身段、利落的短发束在脑后,眼角眉梢都透着迷人的松弛感。

图源:网络

不管是在草地上打滚儿,还是在镜头前随心自在的“曼玉跳”,都能看得出她的轻盈自由。

图源:网络

走在街上,双手插兜,仿佛是走在90s爱马仕的秀场:

图源:网络

看得出,她是真的自在如风:

也有可能,是我真正了解我自己了,很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明白了之后,反而生活变得很轻松,只需要很简单的东西就会开心。

图源:网络

转眼间,张曼玉息影已近二十年。

不变的是,女神仍旧是美得高级,无人能及。

直到今日,她都是华人女演员无人能超越、哪怕是接近的天花板,是真正“后无来者”的王者,影后中的影后。

毫不夸张地说,整个华语电影都在等她重出江湖的那天。

难以逾越的“曼神”

为什么说张曼玉是中国女演员难以逾越的高山?

看看她那些耀眼到炫目的奖杯便知道了:

五次金像影后,四次金马影后,一次柏林影后,一次戛纳影后(至今唯一一位华人戛纳影后)。

加上其他大小奖项,张曼玉一共坐拥24座影后奖杯,她还是整个亚洲唯一一位两次夺得世界三大电影节(柏林、戛纳、威尼斯)影后的演员,并多次受邀担任三大电影节的评委。

撇开诸多荣耀不谈,张曼玉塑造的那些经典角色,也早已烙印在国人的集体记忆中。

她是王家卫“苏丽珍”宇宙的中心:《阿飞正传》、《花样年华》、《2046》,无不围绕她展开。

起初,她是炎炎夏日里被“一分钟”俘获心动的懵懂售货员。渴望婚姻而不得,在一个又一个夜里辗转难眠,最终从失恋的阵痛中复原。

图源:《阿飞正传》

后来,她终于如愿走进婚姻,却意外撞上丈夫的不忠,以及自己内心既躁动又压抑的情愫。

图源:《花样年华》

依旧是昏黄的街灯,苏丽珍换着一身又一身华丽的旗袍,却还是等不来一张“私奔”的船票。

再后来,她被周慕云写成文字,“苏丽珍”这三个字也早已脱离张曼玉而存在,成了每个人心中那个爱而不得、隐匿在时光深处的背影。

图源:《花样年华》

张曼玉绝对算得上王家卫最偏爱的女主角,除了苏丽珍,她还是《旺角卡门》里略显懵懂的阿娥:

图源:《旺角卡门》

《东邪西毒》里令欧阳锋抱憾终身的“大嫂”,她临窗斜倚,却再也没能等回那个“最好年纪时最爱的人”。

图源:《东邪西毒》

但张曼玉的演技,并非仅仅适配王家卫。

在关锦鹏执导的《阮玲玉》中,她从外形、口音、身段,都还原了旧上海最妩媚风情的一代巨星。电影与现实来回交错的剪辑手法,令她既是剧中人,又是旁观者。

图源:《阮玲玉》

凭借此片,她一举拿下柏林影后。那一年,张曼玉才28岁。

抛开旖旎的灯光、暧昧的剧情,她还可以是陈可辛镜头里朴实的异乡打工人李翘。

从此再听《甜蜜蜜》,便忘不了张曼玉和黎明骑着单车的模样。也忘不了,李翘辨认豹哥遗体时,先是被米老鼠纹身笑到,嘴角刚刚扬起,又突然五官一曲、落下泪来的细腻演技。

这部华语片的经典之作,也被1997年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全球十大电影之一”。

张曼玉的可塑性是惊人的。同样是“媚”,也能演绎出截然不同的层次和观感。

《青蛇》里,她是妖冶至极、善妒调皮,虽不知情为何物却至情至性的小青:

图源:《青蛇》

而到了《新龙门客栈》里,她依旧风情万种,却成了侠肝义胆、八面玲珑的金镶玉。

但真正让世界认可的张曼玉的演技巅峰,还是前夫阿萨亚斯为她拍摄的《清洁》。拍摄此片时,两人刚刚结束了短暂的婚姻,正在签署离婚协议。

《清洁》中的张曼玉,不再是“美人”。她烫着爆炸头,丈夫嗑药离世,为了从男方父母那里争取孩子的抚养权,这个中年女人不得不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一次由内而外的“清洁”。

图源:《清洁》

优雅、妩媚、朴实、狂放、性感、颓废,可以说,张曼玉可以完美诠释各种类型的女性。

面对风格截然不同的导演,王家卫、杜琪峰、关锦鹏、徐克、阿萨亚斯,亦或是无厘头的周星驰,无论碰到哪一位,她都不会“翻车”。

图源:网络

对电影圈来说,张曼玉是每个导演最渴望遇到、却再难遇到的“缪斯”,更是每一位后来者难以触及的天花板。

“花瓶”的进击:

坦诚比优雅更迷人

与后来奖项加身的赞誉不同,张曼玉刚初出道那几年,是人人都可以骂两句的“花瓶”,徒有其表罢了。

就连作家亦舒也毫不避讳地说:

“她一出场那双美腿就能‘杀’死人,我不管她会不会演戏,只要她走出来,我就要看。(亦舒认为张是最适合演《玫瑰的故事》‘玫瑰’一角的人)”

图源:网络

但张曼玉不服,正如她在《今夜不设防》坦率承认:“绝对是因为贪慕虚荣才进入娱乐圈。”

骄傲如她,渴望真正的认可与尊重。

为了摆脱“花瓶”称号,在拍摄成龙的《新警察故事》时,她坚决不用替身,从楼梯上滚下去,结果不慎受伤,脑部缝了八针。 

但真正让她演技发生质变的,还得是王家卫。

在王家卫之前,做演员对我而言就意味着做反应,毫无原因地狂喊,像孩子一样哭、蹦蹦跳跳。

拍《旺角卡门》时,我要寻找感情的深入点,从这开始,我就开窍了。

张曼玉与王家卫、梁朝伟的合影 

从那以后,她不再照本宣科地将剧本还原,而是让自己“成为”角色。有了演员的自觉意识后,张曼玉对剧本的选择也越来越敏锐。

图源:网络

时间来到1993年。凭借《阮玲玉》,她第二次站在金像奖的领奖台上,昔日任人挖苦的“花瓶”一番霸道发言,震惊四座:

拿几次奖总会学会一些道理,比如事后总有人说:“不应该她拿”。

以前我会介意,但现在我学会了:“奖在我手里,你们说什么,我不理。”

好友张国荣曾评价张曼玉:“真诚地有些嚣张,跟我一样”。他们都是这样的人——从不遮掩野心,也从未怠慢过心中热爱。

图源:网络

张曼玉爱了电影二十余年,不遗余力。是时候,也该回归年轻时的热爱——音乐了。

早在1983年的香港小姐比赛现场,就有评委问她“演戏、唱歌、跳舞,你最喜欢哪个?”

彼时19岁的张曼玉,毫不犹豫地说“唱歌”。

在《阿飞正传》的首映礼上,她甚至激动地站在台子上,唱起了“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

图源:网络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2014年,一首音乐节上疯狂跑调的《甜蜜蜜》,“被上帝放弃的声音”让女神光环碎了一地。

图源:网络

但张曼玉不在乎。两天后,她又站在了北京草莓音乐节的舞台上。现场狂风大作,舞台的棚顶甚至被掀了起来,可台上的张曼玉倒意兴正酣。

直到工作人员上台将她拦腰护住,她才不舍得放下话筒,吼了一句“我不想停!”

图源:网络

这一次,她没有跑调。

她知道自己唱的不够好,可三十年前,她演得也不够好啊:“我演电影演了20次还被说成花瓶,唱歌,也请给我20次机会。”

张曼玉,从来都是拒绝做花瓶、不认输的女人。

“人不是一定要美,而是要有意思,做人做事有意思。

我觉得美不是一切,它很浪费人生。”

一个花瓶再优雅、完美、昂贵,终究是没有自主意识与蓬勃生机的。而张曼玉,这个像猫一样灵巧的女人,注定不会被禁锢。 

活在当下,乐此不疲

张曼玉热衷于恋爱,却从没有为任何一个男人永久沉迷。

出道30余年,单单是公开的恋情就有11段,此外还有一段婚姻,她从不掩饰自己对爱情的渴望:“没有恋爱谈,就很苦闷。”

早年与尔冬升、两人爱犬的合影 

从尔冬升,到设计师、建筑师、发型师等等,她的感情经历相当丰富。空窗期,几乎不存在的。

与前夫法国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合影 

有人问她为何对爱情这么执着,她固执中透着洒脱:“死性不改,衰完又衰。”

2004年息影后,她一边恋爱一边玩音乐,日子过得洒脱充实,却被媒体描绘成“年逾50,情路坎坷”,港媒还缺德地造了一个词“孤伶曼玉”,嘲她不过是又一个风采不再的迟暮女神。

但,晚景凄凉这个词怎么会属于张曼玉?

梁朝伟曾评价她:“一个懂得控制自己命运的人,一个快乐的女人。”

她实在是太懂怎么让自己快乐了:

前些年住在巴黎时,她常骑着单车四处闲晃,不时停下来在街角喂喂鸽子。

图源:网络

后来又搬回香港的平民区,陪伴家人左右;

图源:网络

偶尔出席公共活动,都是自己化妆、做头发,也不戴华贵珠宝,因为会有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图源:网络

偶尔在综艺中看到她,要不就是和谢霆锋在深夜的伦敦街头玩涂鸦:

图源:网络

要不就是开着辆老吉普车来录节目,见大家没来索性躺在地上听歌:

图源:网络

这些年,她不断学习新事物,音乐、画画、种菜、理发、剪辑、打碟:

图源:网络

把更多时间投入慈善事业:汶川地震捐款200余万,还担任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

图源:网络

在片场之外,张曼玉拥抱了一个更大、更自由的世界。

尽管她从未言明退休,偶尔也会看看剧本。但给到自己的角色大多悲惨沉重,要不就是好莱坞大片中的“花瓶”。于是先后拒绝了《艺伎回忆录》、《007》、《X战警2》等诸多邀约。

蜚声国际、更上一层,张曼玉本可以轻松做到。

但对她来说:做回那个轻松快乐、不完美、会失败、真实的张曼玉,更加重要。

“我希望拥有粗糙但强大的力量,胜过虚伪的美丽。”

图源:网络

如今的曼玉,比她演过的所有角色都通透洒脱、韵味悠长,令人精神提振。

图源:网络

就像她在视频里说的:

“每一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写出自己的剧本,不需要害怕别人怎么看。”

图源:网络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