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大屠杀有多惨?女人被斩成几段,婴儿都不放过!
旅顺大屠杀有多惨?女人被斩成几段,婴儿都不放过!
1894年11月22日,日军占领东北旅顺,金州失陷,旅顺后方空虚。日军入据旅顺后,血洗全城,在旅顺屠城2万人,仅剩埋尸的36人幸存,按人口比例算,旅顺屠杀比南京大屠杀更惨。图为日军屠杀群众。
这场大屠杀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军攻陷位于辽东半岛的旅顺,对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屠杀。图为日军屠杀群众。
据幸存者口述:日军进入旅顺后见人就杀,有的砍掉脑袋,有的割去双耳,小孩子被钉在墙上,有的挖去双眼,有的妇女被奸污后割腹开膛,整个旅顺陷入血泊之中,死尸堆积高达数尺。图为参与旅顺大屠杀的日本第二军第一师团长山地元治(左)在金州湾留影。
日本步兵在《从军日记》中写道:“看见中国兵就杀,看到旅顺市内人皆屠杀,因此道路上满是死人,行走很不方便,在家里住的人也都被杀,一般人家里都有三人到五人被杀,流出的血使人作呕。”图为日本随军记者描绘的旅顺大屠杀。
一位纽约记者目睹了日军的屠杀,记录到:早上我在街上穿行,不论在哪看到的尸体都是被撕碎或被砍碎,就像野兽撕扯过的那样,被杀死的人叠卧在路的中间,眼中流出的眼泪已经结冰,冻僵的血块挂在伤口上。图为日军炮兵进攻辽宁旅顺港的场景。
在屠杀了2万多人之后,日军留下36个活口。之所以留下这些人,是因为需要他们处理尸体,因此在这些人头上缠上一块白布,上面用日语写着“此人不杀”。图为日本关东军司令部。
这些人组成的抬尸队整整工作了1个月,才把尸体聚到一处,尸体焚烧则持续10余日。图为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军发起战争。
抬尸队队长多年后回忆:我们来参加收集尸体时,看到有的人坐在椅子上就被捅死了。更惨的是,有一家炕上,母亲身边围着四五个孩子,小的还在吃奶就被捅死了。”图为旅顺日本红十字医院。
参与屠杀的士兵曾在给友人的信中描述了砍杀清军的快感:“那一刀砍去似如秋水,身首分离,头颅朝前方三尺余处抛出,一柱鲜血向天迸腾穿出。”图为被日军摧毁的旅顺东鸡冠山北炮台残景。
实施虐杀的不仅是日本军人,伙夫、挑夫、国会议员,还有记者也加入了屠杀行列。一名日本记者曾公开宣称:“我只是杀人,没像其他人那样抢劫。”据了解,日本人虐杀中国人的方法有250多种。图为辽宁旅顺土门子,日军合影。
见证屠杀的记者描述:“我见一人跪在兵前,叩头求命。兵一手以枪尾刀插入其头,一手以剑斩断其身首。有一人缩身于角落,日兵放枪弹碎其身。有一老人跪于街中,日兵斩之,成两段。有一难民在屋脊上,亦被弹打死。有一人由屋脊跌下街心,兵以枪尾刀刺插十余次。”图为甲午海战后,旅顺船坞大修“镇远”舰。
1894年11月26日,英国《泰晤士报》刊出电讯:据报告,在旅顺发生了大屠杀。这是世界上最早披露有关“旅顺大屠杀”的信息。图为日军占领旅顺口北洋海军公所。
同年11月29日,美国《世界报》刊登了来自中国的一则报道:“日本军在旅顺不分老幼全都枪杀,三天期间,掠夺与屠杀达到了极点”。该报于12月12日、13日、19日、20日连续数天刊登。图为站在关东军司令部门前的司令官。
据《旅顺大屠杀》中记载:“旅顺市街约有1,000户人家,是座新城市,市区井然,房屋建筑漂亮,虽然比不上东京的银座大街,但日本各县地方城市与之无法比拟。造船厂、兵营等极其壮观,仅兵营就有十余处,如容纳旅团10万余人是富富有余。”图为日俄战争期间,日军最高统帅大山岩(前排正中)、乃木希典将军(前排左六)、伊地知辛介将军(前排左一)等军官合影。
旅顺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与威海隔海相望。旅顺作为北洋水师重镇,由李鸿章耗时十六年、耗资数千万建成,船坞、炮台、军储的实力为北洋军之首,被称为“远东第一军港”。图为日俄战争期间,日军为了让野战炮、运送物资的马车和部队顺利通过,在旅顺小溪上搭建便桥。
旅顺不仅背靠群山,而且主要山峰都设有炮台:东面有松树山、二龙山、鸡冠山等炮台,西面有椅子山、案子山、望台北等炮台,共有加农炮、榴弹炮、野炮、山炮等各种大炮78门。图为旅顺工场工人劳作。
驻守旅顺的清军,共八营4,100人。图为旅顺的工人在工厂里劳作。
1894年11月初,李鸿章又派五营3,000人,再加上金州、大连湾败退的残部,总兵力为14,700人。图为旅顺陈列场前院陈列的日军二十八厘米重炮。
清军兵力虽多,但诸军互不联络,均无固守的信心。图为东鸡冠山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