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记叙网 > 娱乐 > >正文

​450年前的老梗再次引发热议,曾遭网络恶评的词曲作者是否成功“翻红”?

摘要450年前的老梗再次引发热议,曾遭网络恶评的词曲作者是否成功“翻红”? 450年前的老梗再次引发热议,曾遭网络恶评的词曲作者许镜清成功“翻红” 近年来,一款以我国古典名著《...

450年前的老梗再次引发热议,曾遭网络恶评的词曲作者是否成功“翻红”?

450年前的老梗再次引发热议,曾遭网络恶评的词曲作者许镜清成功“翻红”

近年来,一款以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为主题的电子游戏《黑神话·悟空》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热潮,其精美的画面和引人入胜的游戏剧情吸引了大量玩家。这款火了450年的IP再次焕发青春的光彩,而它的背后,有着一位曾被网络恶评的词曲作者——许镜清。

许镜清,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熟悉,甚至有些人对他产生了误解。正是这位默默无闻的作者,为《西游记》创作了所有配乐,让这部作品成为了一代人的回忆。那么,这位曾遭网络恶评的词曲作者是如何成功“翻红”的呢?

让我们回到450年前,那时《西游记》刚刚问世,许镜清还只是一个尚未出生的婴儿。《西游记》中的每一首乐曲的创作者许镜清,在当时几乎无人知晓。即便是在今天,我们提到《西游记》的配乐,很少有人去深究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谁。这是长久以来的状态,即便是像《西游记》的配乐,这么经典的曲目,也不例外。

这一切在《黑神话·悟空》的热潮中被打破。这款基于《西游记》而来的电子游戏,制作精良,吸引了一众玩家。这个火了450年的IP,再次焕发青春的光彩。而提到它,不得不提一个人——许镜清。

许镜清先生是一位多知唱者,少知词作者,无知曲作者。听到一首好的歌,很少有人去深究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谁。这是长久以来的状态,即便是像《西游记》的配乐,这么经典的曲目,也不例外。许镜清先生从来不在乎这些,作品已经如此高调,他本人也是低调的不能再低调。

这与他不太顺利的成长经历有关。1942年,许镜清出生在山东省的一个村落里,家境十分贫寒。父亲为了养家糊口,随着大家的步伐“闯关东”;母亲抱着才一岁多的许镜清,来到了离家乡山东两千多公里外的黑龙江。东北的冬天出奇的冷,手脚冻得没有知觉是经常的,有时候还会冻出水泡。

在这样的生活中,许镜清唯一的乐趣是摆弄父亲用鱼皮给他做的二胡。这可能就是他的音乐启蒙。小时候的许镜清学习不好,三年级时,父亲给他写了一张纸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幼的许镜清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战战兢兢去问父亲,父亲严肃的说:你小时候不努力,等你长大了,老了,后悔都来不及。许镜清记住了父亲的话:读书不是为了给爹读,是给自己。

许镜清一生中与父亲的对话不多,记得最清楚的只有两句。还有一句是:对你的母亲好些。这是父亲离世前,对许镜清说的最后一句话。许镜清成为了家里唯一的男人。用许镜清的话来说:“按道理来讲,我是不应该读书的,应该找个工作,哪怕是力气活也好,留在家里照顾母亲和妹妹。”

大学录取通知书打破了平静凄惨的生活。拿着通知书,许镜清进退两难。他看着满头灰尘的母亲,很难痛下心来选择远方。穷,穷的不敢有梦想。母亲却说:去吧,考上大学不容易,我就算拉小车也把你供出来。临走前,母亲拉小车、捡苞谷给他攒了可怜巴巴的三块钱。

为了让母亲少操点心,许镜清一边上学一边兼职。作曲班一共三个学生,许镜清都没混上个一官半职。他不爱说话,不爱交际,一心想着怎么尽快完成学业。1965年,许镜清从哈尔滨艺术学院毕业,分配到我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担任作曲。同事都在想着怎么“当官”,只有许镜清像个傻小子一样埋头苦干。

1972年,许镜清创作了民乐合奏《大寨红花遍地开》,流传于全国。许镜清肯踏实学新东西,对民族乐器了如指掌,还接触了电子乐。1983年,一个好运就砸到了许镜清头上。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开始拍摄,第一集中的《生无名本无姓》始终没有一首相配的曲子。

一天,许镜清接到央视音乐编辑的电话,让他到台里来一趟。到了以后,他接到一首词,就是《生无名本无姓》。许镜清很快动笔,没用多久就做出了歌曲小样。许镜清由此开始了《西游记》的配乐工作,长达四年。那时候许镜清41岁,一个成熟作曲家的黄金时期,全部献给了《西游记》。

许镜清从来不将自己的思维束缚在一个圈子里,他说:我没有固定的模式,我觉得它应该是这样的,就这样写了。他的作品充满了创新和独特性,这也使得他在音乐界独树一帜。

如今,随着《黑神话·悟空》的热潮,许镜清的名字再次被人们所熟知。他的作品不仅为《西游记》增色不少,更是成为了我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尽管他曾遭遇网络恶评,但如今的成功证明了他的才华和努力得到了认可。

回首许镜清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坚韧和执着。他用自己的音乐才华,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而这段传奇,也成为了激励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正如他自己所说:“不晚,只要我活着就不晚。”

标签:

推荐阅读